今年8月12日,“ST超日”重组并更名“协鑫集成”后重返A股市场,一亮相便让投资者刮目相看,涨幅达十倍,创下摘帽概念股中的“新神话”。这一天,也意味着超日自2014年5月28日被暂停上市后的重生日。
只是,重生,不再是初见。超日已经成为协鑫,但至少这家曾经光伏领域的明星企业没有死去。同时获得最大程度“拯救”的,还有许许多多的股民和各类投资者。
复牌首日,协鑫集成两度临时停牌,除去集合竞价阶段,当日参与交易时间仅约5分钟,然而,就在瞬息之间,个股从复牌前1.91元的股价,上涨至13.25元,全天涨幅达到惊人的986%,当天成交金额高达22.03亿元。此后,该股股价最高涨至过19.40元。
转瞬浮沉
2012年12月,陶然还像往常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作为超日股份董事、副总经理,他分管生产经营,生产线上的工作看起来都很正常。
大约是中旬的某天,突然间传来“老板跑路”的消息。“怎么回事?”像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陶然懵了。
之后的事情如同电视剧里的情节。超日的资金链断了,而陶然,也因为超日高管的身份,被证监会“点名”。
三年之后的今天,记者见到陶然,他的身份是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奉贤工厂的副总经理。谈起过往风暴眼中的种种,现时的他已十分坦然,甚至还能自嘲几句,“我的名字证监会的处罚意见上都有,5年禁入证券市场,很出名。”
很明显,超日危机的源头是在管理者,也就是当时被媒体报道跑路的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开禄。
A股上市、银行借贷、发企业债,倪开禄一手培育起的企业,在短短两年时间里通过多种渠道募资近50亿元。钱来得太快,投到哪里去?盲目决策、盲目扩张,让倪开禄的光伏巨轮偏离了航道。
用陶然的理解来说,超日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腾飞”的时候,企业还远未达到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健全,这才会导致之后一连串的重大决策失误。虽然国内生产线还在有序运转,可投到海外市场的钱却拿不回来了,不仅是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股民和债民也面临血本无归。
作为国内唯一在主板发行上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超日浮沉,令人唏嘘。
为何拯救
陷入危机的超日就像一个未成年人,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了,摔倒后如果不救,靠其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重新站立起来。作为一名参与重组过程的局内人,也是一位保持清醒的旁观者,奉贤区经委主任徐建龙这样描述当时超日的情形。“行业方向是对的,但步子太大了,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企业缺乏科学决策程序是致命的。”
一位了解超日重组全过程的人士告诉记者,与一般企业遭遇破产危机不同,超日的牵涉面太广了,股东、金融机构、担保企业、上下游合作商、债民,据说,光欠银行的贷款就高达十几个亿,而倪开禄的个人股权也悉数用于质押,如此错综复杂以至于政府也难免被拖累其中。
陶然则说,尽管出事后半年公司还在正常发工资,但公司上下对明天不抱什么希望,更不用说那些与超日有债务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了。记者了解到,超日的主要负债,包括银行贷款、公司债和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涉及金额超过60亿元。根据之前的模拟破产清算,普通债权受偿率约3.95%。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超日危机中,还有一块棘手的公司债——总值10亿元的2011年公司债券(简称“11超日债”)。此前,公司债在中国从未打破过刚性兑付,许多债民认为公司债和国家债一样安全。
2013年,该债券第一次偿付时,焦头烂额的超日已无法应付,于是,由政府牵头、企业筹资,进行了一轮紧急处理,按时按额支付了利息。而到了第二年,这样的做法显然难以为继。
2014年3月4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超日太阳于2012年3月7日发行的2011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利息原定金额共计8980万元,但由于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公司付息资金仅落实400万元。因此,“11超日债”本期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按期全额支付。3月7日,公告所述事实兑现,“11超日债”正式违约,成为国内首例债券违约事件。至此,超日危机持续发酵。
除了以上种种,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超日主业的经营没有大问题,直到出事,一直利润不错,问题就出在海外投资这块,因此,如果救得好,企业完全可以重上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