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被迫停牌、业绩预亏、重组待定,身处朝阳产业的汉能薄膜发电集团,今年命途并不平坦。
亏损预警
“汉能大了,雾霾就小了。”在央视1套黄金时段播出的汉能广告中,这句话传播效率很高,人们甚至还记下了标注在广告中的股票代码。
不过伴随着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简称“汉能薄膜”)股票断崖式下跌,以及遭受香港证监会[微博]调查被勒令停牌,这则广告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8月16日,汉能薄膜发布公告进行盈利预警,相比于2014年上半年的收入和纯利,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和纯利可能出现显著下降或亏损。
汉能薄膜201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32亿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加约53%,纯利约17.3亿港元,增长约20%。
对于预亏原因,汉能薄膜披露称由于香港证监会关注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公司已暂停或终止大部分与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简称“汉能控股”)及其联属公司的关联交易,导致2015年上半年关联交易收入下跌至约两亿港元,较2014年上半年大幅减少超过9成。
在终止交易的合同中,包括汉能薄膜全资子公司福建铂阳精工设备有限公司与汉能控股之间的交易项目,该项目销售合同总金额为1.76亿美元,服务合同总金额为4.1亿美元。
“虽然公司已经暂停或终止部分关联交易项目,但本公司对于这些项目,已花费一定资源及成本,而这些项目却不能为公司带来收入,所以对今年上半年的纯利带来负面的影响。”汉能薄膜在公告中表述。
汉能薄膜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最大客户仍是汉能控股及联属公司,销售额占比达62%,而2013年,这一比例是100%。
在今年5月20日汉能薄膜股价暴跌之前,汉能系掌舵人李河君曾表示,汉能正在努力减少关联交易,之前之所以有,是为了要扶持薄膜发电这一技术。他还说,公司2014年关联交易的问题就已经有了突破,非关联交易占到了38%,2015年公司在减少关联交易问题上会有更重大的突破。
然而市场并没有足够耐心等待汉能完成上述重大突破。5月20日,汉能薄膜股价突然暴跌,跌幅47%。5月28日,香港证监会发布声明称,已就汉能薄膜的事务进行调查。至今相关调查仍在继续。
不过关于香港证监会调查公司的背后原因以及影响,截至新金融观察记者发稿,汉能薄膜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复牌拉锯战
目前来看,汉能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希望公司尽快得以复牌。
今年7月15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依据证券及期货规则之条例第8(1)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应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指令,于15日即时停止汉能薄膜发股份之买卖。
停牌给汉能薄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复牌之日遥遥无期。根据彭博的统计,香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调查常常超过1年,目前证监会正在调查的19家涉违规公司中,有10家停牌时间已超过了两年。
目前,汉能薄膜已向香港证监会呈交了一份重组方案,包括公司将于不久的将来进行大型重组,当中包括一个关于应收账款及因取消订单而引发赔偿的还款时间表。但是母公司愿意支付汉能薄膜应收账款或者为取消的订单进行赔偿的前提是,相关监管机构必须接纳该重组建议及还款计划。
“汉能薄膜的这一表态意味着,除非这家上市公司从母公司手中收购至少部分资产,否则母公司无法解决欠款问题。”公司治理倡导者韦伯(David Webb)指出。
汉能薄膜2014年中报显示,汉能的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高达62.4亿港元,几乎是同期收入的两倍,而这其中应收关联方款项高达97%,主要两项包括应收合同工程款41.57亿港元及应收关联公司19.14亿港元。
“更糟糕的是,从2012年到2014年中期,汉能大多数的应收账款——77%到90%,都被逾期拖欠。”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甘洁撰文表示。
如李河君所言,之所以存在大量关联交易,是为了要扶持薄膜发电这一技术。为了在薄膜发电领域一统天下,李河君试图打造一个光伏帝国,比如2011年制定千亿版图、2014年“121”计划中的2万亿公司市值,以及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九大光伏基地、收购四家国际顶级薄膜发电企业等等。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现在光伏发电有几种形式,比如单晶硅多晶硅发电、薄膜发电、聚光发电,每种技术都有各自适应的范围,没有说其中某一种是有普遍适应性的,所以没有哪一种发电技术比另一种更先进。”
国元证券分析师杨义琼也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达过类似看法:尽管目前在光伏行业内多晶硅技术路线遇到了发展瓶颈,但是并不代表薄膜太阳能技术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现在薄膜太阳能发电成本依然很高,而且电池转换率相对较低,相关产品还未达到量产规模,更不能说已在市场上普及。
尽管如此,汉能薄膜仍然在为公司复牌做出努力,但截至新金融观察记者发稿,香港证监会方面未对汉能重组计划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