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中美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于11月12日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势必对中国能源结构、发展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中美联合声明的亮点
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为止所发表的涉及气候变化合作的双边协议主要有:《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2008年6月)、《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9年7月)、《中美联合声明》(2009年11月)、《中美联合声明》(2011年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3年4月)等。与前述的所有重要的中美气候合作协议相比,本次协议的亮点:
一是中美两国元首“第一次”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可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对其它国家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最终为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气候谈判注入强大推动力。
二是中美两国“第一次”将气候变化视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将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到最高层面。显示出中美双方同意将应对气候变化置于全球议程上更加优先的位置。
三是中美两国“第一次”将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性质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
四是中美两国第一次就“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达成了政治层面的共识。从过去的“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改为“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使原则的约束性有所减弱,同时,在指标类型和时间尺度等方面加以区别,使原则的区别具体化,兼顾了双方的具体诉求,显得更为平衡且全面。
此外,这次联合声明还新增了能源与水的关联性研究和启动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倡议等合作议题,进一步扩大了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二、节能减排是中国长期的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付出了非常沉重的环境和生态代价,特别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编写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日益增长的资源能源需求导致其消耗已经大大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供给。今年以来,我国已进入由高速增长期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期的经济新常态,要想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使经济健康、持续,就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不但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确保今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亮点。
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能够取得双赢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为波特假说所主张。但是很多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环境保护不可避免会消耗本来用于生产的有限资源,必然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带来负面影响。这两种学术观点也很鲜明地体现在现实的节能减排政策执行之中。中央政府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发展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但许多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却显然难下决心、力度不够。因为这些能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的产业仍是快速增加GDP、提升就业的主力,也是各个地方招商引资相对容易的对象。特别在目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形下,难免让他们迟疑不决、裹足不前。
根据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的《中国与新气候经济》报告,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节能减排在初期确实会造成较大的潜在生产损失,但长期来看,潜在生产损失将会逐步下降,最终会低于潜在产出增长,达到双赢发展前景,而且重工业部门这种双赢机会比轻工业更大。从生产率角度看,节能减排在初期会对技术进步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轻工业而言,但由于前期赶超效应明显以及后期技术进步上升为主导力量,中国工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受到影响,而是始终保持稳步逐年小幅提高的态势。因此,尽管在初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或损失,从长期来看,节能减排行为不仅会达至提高环境质量的既定目标,而且能够同时提高产出和生产率,最终达到中国工业未来40年的双赢发展。
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新出台的《办法》是在2013年对2012年地方政府碳强度进行试考核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启动对地方政府的碳强度考核。新出台的《办法》,加上之前发布的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两大约束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体系,表明了本届政府对于国内工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手段以及决心,不仅有助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也将对相关行业产生影响。
三、节能减排大背景下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1、新能源发展持续向好
在中美碳减排协议中,中国承诺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大幅提高,这意味着中国必须重新谋划能源结构和布局,按照循环经济中有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积极推动能源循环高效使用。这将给风电、光伏、核能等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核能,在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37.5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9.8%。到2030年大概有60亿吨标煤的能源消费总量,20%差不多就是12亿吨标煤。因此,未来将核能出现大发展局面。
2、催生第三产业新增长点
节能减排的推进,将拉动环保产品及再生产品消费。如大气污染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都需要环保产品,这会推动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催生出新的增长点,从而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3、三高行业持续面临压力
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企业终将被淘汰,未来将在不形成新的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坚决淘汰存量落后产能,使之“腾笼换鸟”。
四、相关建议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能源结构决定了节能减排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尽管节能减排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应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将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新亮点。
1、观念革新
政府和企业不能只感受到增长的压力,更要有主动并坚决提高增长质量的决心,要跳出追求短期利益的束缚,那种以廉价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等初级方式来追求简单GDP和个人政绩的落后观念,必须彻底根除。如果经济的短期适当减速能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长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唯GDP的考核标准应该让位给新的干部评估指标,这样双赢发展才有内生的动力之源。
2、合理的节能减排政策
不应再依赖于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而应执行基于市场机制和经济激励的节能减排政策。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能源消耗的背后,是资源价格体制的长期扭曲,因此要加快仍没有放开或理顺的能源产品价格改革,让能源要素市场真正发挥调节配置资源的功能。环境税制改革和污染排放权交易也值得大力倡导,这样才可以把污染的环境成本清楚地引入经济分析中,对污染单位施加持续不断的价格压力以促其节能减排。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力打造低碳农业。我国农业目前还基本处于粗放型阶段,亟待往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虽然一些省市已经开始实行集约型农业耕作方式,但是范围较小,需要在全国进一步普及。同时加大对农业土地资源的监管,杜绝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更多地种植高经济效益作物和新型农作物,进一步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和农用薄膜转型和升级技术,从耕作制度、农业机械的使用等方面减少能源消耗。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在一个区域内,产业与市场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之间的产业大循环。推进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结合的观光和休闲农业发展。
二是降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发展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循环经济。在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降低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在不断降低二产比重的同时不断调整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和结构,并且把轻重工业都做大做精。推动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融合。
三是快速度、高层次地发展第三产业。依据历史经验看,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逐级迈进的,首先是传统服务业,然后是多元服务业,其次是现代服务业,最后是信息、知识产业。我国目前并没有真正意义地过渡到信息、知识产业,只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在快速增长。在未来发展中,我国应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保险、咨询、教育服务等)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比重,发展高层次的第三产业。
4、加大低碳技术开发和投入
低碳技术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改进产品质量、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技术进步能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投入主要包括减碳技术、零碳技术、去碳技术等三种技术。以企业为主体,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和企业共同合作开发,不断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一方面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级人才,加强低碳经济技术的开发平台建设,支持低碳技术的试验示范、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落实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政策,加大对低碳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力度。
5、加强省际、区域和国际合作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省市和区域资源禀赋、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应用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各个省市和区域二氧化碳净排放数量、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率、碳排放系数等差异明显,总体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较大,能源强度较低,而欠发达地区正好相反。因此加强各省、各区域乃至同世界各国之间低碳经济相关的交流与合作,不但可以缩小我国各个省市、各个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差异,同时也更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净排放。
6、设立区域(省际)间区域补偿制度和环境保护备用金
由于我国各省市碳源、碳汇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建立二氧化碳补偿制度势在必行,还应在专项环境治理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治理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力度推进环境保护备用金制度的实施,构建和完善“谁超标、谁治理”的二氧化碳净化治理机制。国家应该根据各省市估算的二氧化碳减排计划,向各省收取环境保护备用金,尤其重工业大省,统一上缴国库后根据各省市完成情况扣减备用金奖励减排效果好的省市,减排备用金不足的省份次年双倍补缴备用金。若次年还是没有完成减排配额,减排备用金再加倍,以促使各省份调动全省力量进行节能减排。中央财政还可以设立二氧化碳减排专项基金,以奖代补,对节能减排的领跑省市和领跑企业实施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