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完整光伏产业链,累计出货量超13吉瓦创下世界纪录的光伏“老大”,如今又进行着新的探索——用16000块双玻组件建成亚洲最大城市低碳公园,与格力联盟向全球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这就是位于保定的英利集团。
光伏巨头,二次创业。从过去单纯生产销售光伏组件,向光伏电站设计、建设运营、提供系统的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和服务转型。怀揣满满激情,英利又踏上新征程。
市场倒逼转型,向下游电站业务进军
今年入夏以来,保定市北大街55号院的主人杨保平可以坦然用电了。“每到夏天,院子用电量非常大,有时一个月需要1000多元。”杨保平说,如今装上英利的“熊猫”电池组件,一天能发电80千瓦时,电费省下了不少。
正在享受光伏电站带来便利的杨保平并不知道,这是英利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的第1305个分布式光伏电站了!从单纯卖组件产品,到卖系统服务解决方案,英利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
光伏,这个曾经闪耀着巨大光环的新兴产业,如今却倍受煎熬。特别是近几年来,受到欧盟和美国相继“双反”、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多重影响,国际市场急剧萎缩,国内市场严重过剩,不少光伏企业关门破产,产业步入重新洗牌的严峻时刻。
市场带来危机,却也孕育着机会。重压之下的英利努力寻找新出路。既要卖光伏组件,自销部分产能,又能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增加值。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果断作出决策——英利要向下游走,向综合能源供应服务商转型。
如今在海外,英利储备建设300兆瓦优质电站项目。在国内,英利拥有1.6吉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储备。其中在建项目560兆瓦,100兆瓦项目已经完工。预计全年可实现400—600兆瓦电站并网发电。
“国内项目基本上都已经落实了国家配额指标、土地等一系列配套手续的审批,都是优质项目。”英利光伏电力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邢舟说,这些光伏电站年底实现并网发电,仅卖电每年就能赚4亿到6亿元。
满足差异化需求,向服务客户靠拢
英利正在致力于让太阳能电池板“瘦”下来!
6月11日,笔者在英利集团的组件生产线上看到,一块长1.6米、宽约1米的双层钢化玻璃组件的厚度还不到3毫米,总重量只有9.5千克,比传统的双玻组件产品减重约60%。
花力气让太阳能电池板变得如此“轻盈”,是让它能更好地用到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施工建设中。邢舟解释说,分布式光伏电站大多建在承重能力有限的屋顶、外墙上,设计、生产这样的超薄组件产品能够让安装更便捷,降低工作强度。
今年年初,英利还推出了一款整合“光伏发电+免费充电+wifi+广告展示+临时休憩”5项功能的太阳能充电桩,运用“互联网+光伏制造”思维,探索光伏产品如何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试图开启一个充满生机的平民化光伏时代。
目前,英利集团将全球光伏市场细分为欧洲、美国和新兴市场、中国市场等三大区域,并根据不同的市场分区制定针对性更强的销售策略,让营销环节更贴近终端市场需求。同时运用系统服务理念,努力迎合不同区域客户的需求,以“产品服务化”和“服务终端化”抢占新市场。
在英利广平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还与中广核融资租赁公司尝试了一种电站建设运营的新模式——融资租赁。即由中广核融资租赁公司首先以3.2亿元的价格购买光伏电站设备,英利则每季度按照约定分期偿还租金。
“新模式的好处是英利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加快其他项目建设。租赁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来投资,既有光伏电站作抵押,还可以达到7%以上的投资回报率。”邢舟认为,未来英利建设和运营电站的方式不会拘泥于一种模式,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最终的结果是加快电站建设速度,提高电站运行效率和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