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官方推崇的“嘉兴模式”,因为高额的电价补贴,而引来了不少争议。
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对于光伏整个行业而言,类似“嘉兴模式”的争议,或有社会化的可能。如果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减速带来的能源需求持续降低、常规能源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尤其是后者持续较长时间的话。
目前来看,有利于光伏发展的因素,除了环保的大背景外,则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可以带动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
但不利因素也不少,包括每年需要支出的高额补贴,以及在电网基础、电力消纳等因素的影响下,实际发电量较理论值仍然大打折扣等。
因此,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方面对光伏是否还能保持近两年来的发展热度和兴趣,可能将取决于对未来能源发展格局的判断,以及能否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计算环保收益方面的总账。
不过,算总账的前提是,光伏电站市场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能够获得尽快的解决,而不是仍然停留在发电量理论上能够节约多少吨标准煤的基础上。
能源需求减速
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新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对中国未来的能源发展形势给出了判断,首要的一条是,我国能源消费将进入中低速增长期。
努尔·白克力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增速也将逐步换挡,预计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将降至3.4%左右,到2030年可能降至2.3%左右。
资料显示,本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14.6亿吨标煤增长到42.6亿吨标煤,年均增长7.9%,比上世纪最后20年的年均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
能源消费增速的下降,既与整体的调结构有关,也与宏观经济放缓相关。
以甘肃省为例,作为现今我国光伏装机规模第一大省,就正在遭遇着由于用电量减少而带来的电力消纳难题。
甘肃能源监管办副专员顾平安表示,2014年甘肃省社会用电量增长缓慢,部分月度甚至为负值,省内售电量多年来首次下降;发电企业发电利用小时数偏低,全省电力电量大量富余。
在全国范围内,也出现了与甘肃类似的情况。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低于2013年3.7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03年开始公布这一数字以来的新低。
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为疲软是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调结构的阶段,加之环保压力较大使传统的重工业发展放缓,这必然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2014年降雨偏多,高温炎热天气较2013年大幅减少,这也使空调用电需求同比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