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3)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顺利举办。在此,国能日新携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EMS,首次亮相国际峰会。国能日新为多元场景下的储能提供以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智慧运行与精准管控解决方案,为储能数字化、智能化、经济化发展赋能。
峰会上,国能日新推出智慧储能解决方案,以数据之力,助储能经济性赋用。储能发展至今,装机容量连年攀升之余,仍未解决提升利用率和经济性的难题。储能电站建设投资成本较大,运营商与投资方缺乏合理利用的运行方法,储能站搁置大于运行,投资更加无法回本,低利用率和低经济性形成的恶性循环亟待破局。国能日新推出的储能智慧EMS+系统具备强大数据接入与处理能力,创新结合高精度功率预测和电力交易,可与站端I区、II区多系统协调控制,从储能修正功率预测减免考核损失,到储能参与调频及现货交易多场景应用,通过对多场景详细策略的分析,为电站提供对储能的最优化调控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储能利用率与经济性。
以山东、山西结合参与电力交易的储能项目为例,10MW/20MWh的储能配置,按照1.6元/Wh的储能成本、储能效率90%、年损耗2%、寿命10年、充放电上下限5%~95%,测算参与现货市场条件下的项目收益情况。依据山西、山东2022年全年的现货市场电价数据,国能日新通过电力交易算法完成电价预测,基于峰谷价差结合度电成本、储能状态,给出充放电策略,结果显示山东的IRR能达到8.08%,山西的IRR能达到10%。这与传统的储能独立运行相比,参与市场化交易后,可有效提高储能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根据测算保守预估IRR可提高2%。
国能日新智慧储能+解决方案
国能日新储能智慧EMS+系统是针对储能电站在多元运营环境下的智能管控应用,全面适用于源、网、荷侧储能应用,最大优势在于提高用户的运营收益。系统数据读写能力强,根据不同场景下储能站的应用需求,可结合高精度功率预测、或基于复合预测因素的电力交易决策,综合给出储能系统最优定制化充放电策略,达到储能在最优策略下的精准调控,保障储能高效、经济运行。
不论是电源侧风/光/储新能源电站、电网侧大型储能系统、调峰储能系统、独立储能电站,各种用户侧工商业/微电网储能,在各种应用场景下均可实现盈利模式多元化、经济收益最大化,解决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中面临的痛难点。
█ 独立储能解决方案
储能规模化布局下,独立储能作为直接与电网调度签约的项目,通过容量租赁、辅助服务等方式,有望降低储能运营成本。目前,山东是全国首个实际开展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实践的省份,其他省份也随着第二批试点的开放,逐步将独立储能列入参与电力市场的主体之一。然而,独立储能往往容量较大,甚至达到百兆瓦以上,设备采集点多、数据复杂,加大储能系统精准、智能运行管理难度。另外,作为优质辅助服务资源,独立储能对调频能力亦有较高要求。国能日新独立储能解决方案采用实时数据库结合时序数据库,实现对百万点数据最优化处理与储存,并搭配国能日新储能协调控制器,主动实现一次调频与自动调压,满足独立储能高效运营的两大根本需求,推动独立储能发展,最终达到储能规模化降本。
█ 工商业/微网解决方案
当前,较常见的工商业/微网储能应用有分时电价管理、削峰填谷、需量控制、应急电源等。对于灵活性高的用户侧工商业/微电网储能,相比其它类型,在运行和利用性上最为充分,这与其容量小、刚需性强密切相关。国能日新工商业/微网解决方案针对并网型“光储”场景和离网型“光储柴”场景,分别制定储能智慧EMS+系统运行策略,并网型考虑新能源经济效益,离网型方案在满足刚性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柴油机成本,在储能协控一体机的配合下,可实现成本最优化控制。
开发和延伸微电网,对电网来说,能够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升电网柔性;对用户来说,能够提供多种供能形式,实现多种能源综合高效利用。随着电力市场改革逐步深入,峰谷价差拉大,辅助服务和现货市场使电力价格更为灵活多变,为工商业及微网储能能够提供更多的应用模式和盈利空间。
█ 电源侧储能解决方案
储能在新能源发电侧最主要的应用是能量时移,通过在不同时段充放电,来平滑新能源波动性,提高消纳能力,实现削峰填谷。国能日新针对发电侧储能应用需求,一方面,结合新能源发电限电情况进行充放电,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结合功率预测和电力交易,通过发电功率补偿和售电交易两种盈利场景,保障发电侧储能用户收益。利用储能调频优势来平抑新能源波动还需要通过规模化应用来不断实践改善。
新型储能前景可期
随着国家及各省储能相关政策的出台与落地,新型储能迎来巨大发展。一方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储能作为新能源大规模入网、助力电网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装机容量稳步提升。《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30吉瓦以上,各省近年来也分别对储能建设容量和需求侧响应能力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新型储能正逐步作为独立市场主体进入电力市场。两批现货试点省份的开放,确立了储能多元的盈利模式,储能参与市场化交易是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利用水平、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机制、以及引导新型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年,新型储能技术将继续围绕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键问题攻克,在保障储能安全的基础之上,控制储能建设与运行成本,丰富储能盈利渠道,才能形成高利用率、高安全性、高经济性的良性循环。国能日新将以精准的数据技术,保障储能高效稳定运行,开拓储能创新盈利路径,实现降低储能管理成本、提高储能运行收益、助推储能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