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更阳光灿烂?
2006年7月,尚德正式在美国注册成立子公司“尚德美国,”总部设在旧金山。新公司是在中国母公司开始向美国出口少量库存后不久成立的。在2006年,尚德中国公司对美国出口只有不到2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服务于为数不多的美国用户。相比之下,尚德的一些欧洲客户曾经进口的货物比整个美国市场的还多。一个德国分销商曾购买了100兆瓦的尚德太阳能电池板。
然而在2006年,尚德的许多中国竞争对手仍在忽略美国市场。欧洲的需求仍未达到顶峰,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可能会在欧洲获得比美国更高的价格,因为得益于政府更慷慨的激励措施和更强劲的需求。
但是在尚德内部开始争论如何在不同的地域分配有限的电池组件供货。尚德最终作出战略性决定在公司认为可能会有长期发展潜力但价格较低的地区投资。美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地区。这当然是个较小的太阳能市场,但这里有围绕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的良好政治环境。
尽管如此,美国市场仍然使公司面临新的挑战。其一,美国市场的结构与欧洲市场有很大不同。在欧洲,太阳能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大的经销商,他们担任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和安装商之间的中间人。在从经销商那里赢得生意之前,模板生产商必须通过银行批准,而银行则希望公司产品技术上过硬,而且公司财务健全足以兑现其对产品保修期的承诺。
此时,尚德在满足欧洲银行的条件时很少遇到麻烦。公司资本雄厚,有很大的组件生产能量,并拥有迅速扩大生产的能力。这些因素证明足以把最初持怀疑态度的欧洲人转变为热衷尚德产品的客户。
然而美国市场更不成熟,现有的激励机制还没有丰厚到可以支持欧洲分销商通常所要拿走的额外的10%的价差。美国市场的规模,也意味着它的市场是分散的,州和州之间的差别很大。太阳能企业不得不绕过分销商,直接向安装商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中运营,尚德决定与开发商联合投资,以期获得在美国市场的开发经验。2008年,尚德建立了两个合资企业,双子座太阳能和双子座基金,共同在美国开发,融资,拥有和经营10兆瓦及以上的大型光伏项目。
在2008年9月,尚德公司还收购了一家名为“EISolutions”的小型安装公司,目的是为了赢得公用事业项目合同。“EISolutions”已经为领先的美国公司,包括谷歌,迪斯尼,乐斯菲斯,和索尼影业等设计和实施过太阳能项目。59而一些电力公司发现尚德公司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供应商,因为他们希望在业界找到有经验的可靠的合作伙伴。到2009年,尚德美国已发展到拥有超过60名员工。
到2007年,施开始考虑从电池生产中分出一部分组件生产。随着尚德的规模增长,公司更容易获得信贷和资金,设备价格也在下降,因此公司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动化生产过程,以提高效率。
2008年,尚德收购了一家德国的太阳能自动化系统生产商,KSL-库特勒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GmbH),并将其部分设备的设计和生产用于自己的公司。根据尚德计算,到2011年,劳动力只占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总成本的3-4%。2008年,尚德每生产1兆瓦电每年需要4名工人,到2010年,人工/兆瓦的比值已经降低到了1.49。60在这时,施和管理层还没有考虑过将太阳能电池生产搬到中国以外。太阳能电池小而紧凑,因此长距离运输还是比较经济的。分割生产过程是比较昂贵的,而且太阳能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断裂。施还希望保持公司对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的集中和严密监控,以保护其知识产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太阳能电池技术和制造过程(见图3)。
此外,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也是劳动密集型的,所以没有必要将生产移到比中国劳动力成本更高的美国等区域。但施认为,电池组件生产靠近大的终端市场可能会比较经济(见图4)。
组件生产过程是将太阳能电池焊接和组装成网格并安装在金属框架上,以完成一块太阳能电池板。这个过程不需要最熟练的劳动力,并允许更多的自动化。而且完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大而脆弱,所以长距离运输比较低效。
此外,施还在尚德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尤其是有关公司碳排放足迹方面。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关注中国肮脏和污染密集的多晶硅产业。
2008年,《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广为流传的的文章,记载了中国一个位于多晶硅工厂旁的村庄的故事。在那里每天晚上村民都被刺鼻的空气刺得睁不开眼,绿草变得“白如雪。”61这是所谓清洁能源上的污点,虽然中国的多晶硅大多数是进口的。施认为,将组件生产厂搬到更离目标市场更近的地方至少可以抵消一些车船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声誉。
再来看数字:从中国海运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到美国大约需要三个星期。在太阳能行业,价格,技术和需求在每一季度都会发生急剧变化。三周是很长的时间。尚德认为,将部分组件生产搬到不断增长的市场,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价格,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客户的迫切需求。
换句话说,如果太阳能电池板在美国的生产成本可以和在中国接近,这将形成很大优势。施认为,在目标市场,如美国,建立生产厂,也可以使尚德这一品牌在已日益拥挤和难以区分的太阳能市场中独树一帜。
美国太阳能业获得推动
即使是在尚德内部引发了关于搬迁部分组件生产的优点的讨论时,公司也并没想很快就做出任何决定。在整个2007年和2008年,公司仍然认为,太阳能组件在美国生产最终会削弱其价格优势。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工资差别:美国并没有像中国一样萌生出一个成熟和高效的太阳能制造供应网络。
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已经庞大到,在靠近生产厂的地方就已经发展出了强大的生产基础设施和供应链。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集聚,”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涉及到他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概念(参见图5)。
这种由供应商,分销商和劳动力构成的本地化的,密集的网络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并显着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在尚德的案例中,施认为比较明智之举是,再等几年看美国的太阳能生产网络和供应链能否强大到使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
但尚德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第一个考虑分拆太阳能板生产过程中各个部分的太阳能企业。为了离目标市场更近,两家德国公司,太阳能世界(SolarWorld)和肖特太阳能(SchottSolar),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太阳能世界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卡马里奥拥有并经营着一家太阳能组件生产企业,是于2006年从壳牌太阳能购入的。公司最早成形可追溯至1975年。工厂雇佣了180名工人,有150兆瓦的年产能。
2008年10月,太阳能世界宣布将创建北美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厂。随后用4000万美元从日本小松集团处收购了位于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的工厂,占地48万平方英尺,跨越四分之一英里。
这家工厂的两条生产线定价6亿美元,将有350兆瓦的产能,没有任何联邦补贴。在2011年的高峰期工厂雇用了超过1000名俄勒冈工人。公司宣布,在工厂运营的第一年预计将有150兆瓦的初期产能,而在2011年前产能可能会提高到500兆瓦。
肖特太阳能在德国,捷克,西班牙和波士顿都拥有生产设施。公司宣布将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开办自己20万平方英尺的工厂。为了吸引德国公司,新墨西哥州给肖特提供了高达1.3亿美元的配套激励措施。为了简化其在北美的生产,肖特太阳能于2009年7月31日关闭了位于波士顿的一家较小的工厂,裁减180名全职员工。肖特太阳能公司的新墨西哥州工厂于2009年5月11日开工,意图实现85兆瓦的年生产能力。
在2008年和2009年,有几家太阳能公司宣布计划在美国开办生产设施,尚德开始认为一个围绕太阳能生产的高效的供应和分销网络有可能比原计划提早到来。
尚德的“美国往事”:在亚利桑那的阳光中落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