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函》得知,在不出现弃光限电的情况下,2014年光伏发电的建设规模较2013年提高两成,达到12GW吉瓦。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35GW。
2014年年初,国家能源局33号文件中确定2014年光伏新装机容量要达到14GW。而在国家能源局1月20日印发的38号文件中,对于今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则是10GW。
今年(2014)8月,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召开的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现场会上透露,力争今年全年中国光伏发电并网容量达到13GW。这远高于他此前10GW装机目标的公开表态。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但大部门的产品都在出口,近年来美国、欧盟等先后对中国光伏厂商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令中国企业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尚德、赛维LDK等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光伏之路
从外部看,在国外贸易中还存在贸易,出口不确定性的因素,从内部看,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下滑的压力,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与售价倒挂,行业几乎全线亏损,大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那么在整个光伏行业鲜有盈利,盈利预期较低,资金链的紧绷和严酷的融资环境下,光伏企业将何去何从,下面笔者试图尝试进行一番简要的分析。
一、从政府方面来看,要理顺补贴机制。
补贴和市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符合市场规律的补贴机制可以协调扩大市场和控制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包括市场和制造业。目前光伏市场存在交叉补贴和程序繁琐的问题。现有的补贴资金一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基金,一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并且两部分资金由不同的主管部门在管理,这是导致补贴拖欠和难以到位的主要原因。同时,多部门管理也带来手续繁琐,申请周期长等问题。下一步应尽快理顺补贴方式,通过国际电网的结算实现“应收尽收,定期核算,实时发放”,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监管职能。过低的补贴价格将可能降低市场的信心。虽然国家已经确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的原则,总的来看,市场也接受按照单位千瓦时补贴的政策,但如果补贴水平过低,可能无法吸引更大的资金介入。这是因为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比大型电站相对较低,可能无法吸引大型能源投资企业的进入。但因为项目的单位投资水平在电力投资项目中仍旧较高,小型企业介入如果无法有较为吸引力的投资收益,可能会影响市场的投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