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
来源:台湾《商业周刊》
一旦美国判定台湾太阳能产业的“反倾销”成定局,恐怕会让好不容易复苏的太阳能产业,再度摔到谷底。
7月26日,美国商务部初步判定,从中国大陆、台湾销售至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有倾销行为,将课征台湾业者27.59%至44.18%的反倾销税,税率几乎和中国大陆业者不相上下,远高于业者预期的20%以下。
受害多大?悲观效应浮现,第三季亏损恐重现
“怎么回事啊?”判决出来,台湾太阳能业者惊呼。“一时搞不清楚状况,都很混乱,我们还在想对策。”此次反倾销诉讼应诉代表之一的昱晶能源总经理潘文辉说。
太阳能业者7月底几乎总动员,紧密与经济部联系,希望能跟美国重新谈判、协商。面对此一判决,除了惊讶,台湾业者更感到无奈。
一位太阳能大厂高层接受《商业周刊》专访时,谈起这次被卷入中美贸易纠纷的心情,“只能说大家之前普遍太乐观。”他认为,台湾受害,主要因为太阳能产业发展长期集中在中游电池端,沦为中国大陆、美国代工的“打工仔”,只能任人摆布,几乎是许多台湾代工业的缩影。
以下是这位太阳能业者的口述告白:
2012年,先是美国对中国大陆实施“双反”,中国大陆的电池很难卖到美国,只好向台湾采购,因为我们价格低嘛。没想到,这一次美国也把台湾纳入反倾销范围,有些厂商课的税还比中国大陆高,我们原本有的价格优势不在了,突然变成劣势,要怎么再和别人竞争?
虽然判决现在才确定,但早在6月就可以看到影响,中国大陆厂商开始砍单,接着美国也不能卖,以后更不用想了。这次短期3个月到6个月一定有冲击,大家都还在想应对方式,要嘛你放弃美国市场,卖到欧洲、日本;如果你觉得美国市场还是很重要,那只好快点到海外设厂,部分生产线外移吧。
过去我们卖电池给中国大陆,帮它代工,它利用你的产能、技术,但是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或产能供过于求,第一个先砍你的单。没办法,台湾内需市场不够大,很难往下游模块、系统端走,做不起来自己的品牌。
从结果来看,这可能是台湾太阳能产业的无奈吧。只能说之前大家普遍太乐观了,以为美国不会拿石头砸自己的脚,让自己的成本提高,但这也只是台湾过度期待而已,最后还是成为被牺牲的角色。”
台湾厂商有苦难言,反倾销判决一出,7月28日,国硕、硕禾、升阳科等太阳能股跌停板,该类股市值一天蒸发逾1百亿,2013年第二季才转亏为盈的太阳能电池厂,彷佛又回到“四大惨业”窘境。
为何台湾业者会被美国盯上?集邦科技绿能事业处研究经理胥嘉政分析,由于太阳能产业不像其他科技业,最重要比的不是技术,而是成本控管和产能规模,一直以来,台湾电池厂在这两方面表现突出,价格比他国业者低,因此成为全球仅次于中国大陆的第二大产地,更占美国市占率6成以上。但,贸易战却让台湾的价格优势,沦为危害产业的关键。
原本可望“拨云见日”的太阳能产业,这次受害究竟有多大?
回顾上一次太阳能产业景气最低迷时,是从2011年开始,当时因为中国大陆厂商大幅扩产,导致全球产能供过于求,上游材料、产品售价一度暴跌超过5成,新日光、茂迪等8家大厂,全年总计亏损更高达135亿元新台币,创下历史纪录,更传出有厂商停工、开始放无薪假。
而根据劳委会截至2011年12月16日统计,该年度共有1百家企业实施无薪假,多集中在太阳能等四大惨业,同意休假的员工更逾1万人。
对比先前惨况,虽然现在全球景气好转、产业供需逐渐平衡,但凯基证券分析师梁姿娴说,这一次反倾销判决来得又快又急,业者事前太过乐观、来不及因应,手边至少囤积了超过半个月的库存,原先占台湾电池厂总出口量近5成的中国大陆、美国订单瞬间落空,业者连一周后的销售状况都无法掌握。另一位长期观察太阳能产业的分析师也补充,若2014年10月以后,甚至2015年第一、二季转销至其他市场的状况依然不佳,不排除有厂商可能重启无薪假。
虽然反倾销终判结果还没确定,但光是初判,效应却已显现。据了解,除了停止扩产,原先接近产能满载的厂房,也开始弹性生产、限制员工加班,更有厂商产能利用率仅剩五成。然而,随着调查进行,厂商报价、库存都还在波动,具体损失金额难以估计,不过,考虑库存与现货降价求售影响,梁姿娴预估,才走出谷底的太阳能电池厂,恐在2014年第三季重陷亏损。
中美贸易战波及的不只是各自的产业,更与员工生计息息相关。
台湾智库荣誉董事长陈博志举例,其实,2012年随着欧盟、美国先后对中国大陆课征反倾销、反补贴税,中国大陆电池厂难以外销,加上产能过剩问题,多家厂商接连破产、倒闭。根据中国大陆媒体报导,当时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大陆太阳能厂停产,连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大厂都开始裁员,直接、间接影响中国大陆太阳能产业百万人生计。
前车之鉴!欧巴马要轮胎业回流,10万中国大陆人失业
然而,不只太阳能产业,2009年,美国总统欧巴马上任第一次对中国大陆出手,瞄准的正是轮胎业。
有鉴于2004到2008年间,中国大陆轮胎进口到美国数量增加了超过两倍,美国便对中国大陆进口美国的小轿车、轻型卡车轮胎采取为期3年的“特殊保障措施”,在原有4%的关税基础上,分别加征达55%、45%至35%的附加关税。当时,还引发中美隔空交火,最后得由“世界贸易组织”(WTO)出面仲裁,结果是中方败诉。
之后,中国大陆外销美国轮胎数量明显降低,裁罚实施后,从上游橡胶业到下游轮胎销售、运输等环节,有近10万中国大陆员工面临失业。不过,欧巴马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的意志甚坚,更曾在国情咨文中表示,唯有靠阻止中国大陆轮胎进入美国市场,才能保住逾1千名本国劳工工作,2014年7月,美国宣布再对中国大陆轮胎业发动新一波双反调查,看来这场仗还有得打。( 撰文:康育萍,《商業周刊》)
一旦贸易战升温,未来,难保台湾不会出现下一个遭殃的产业。
【小资料】贸易制裁大刀挥下,伤经济又伤就业——近年国际贸易制裁案例与后果
●2006年10月
贸易制裁:日本制裁北韩:禁北韩船只停泊和货物进口
影响:日本鸟取县境港市,1年水产加工产值减少60亿日圆,1,000名员工失业
●2009年9月
贸易制裁:美反制中国大陆轮胎:对中国大陆轮胎业课征35%至55%附加关税
影响:中国大陆输美轮胎数量连3年降低,相关产业10万名劳工失业
●2012年6月
贸易制裁:美、欧盟制裁伊朗:禁止石油进口
影响:2013年上半年,伊朗石油收入较前1年同期减少58%,国内失业率达30%
●2012年11月
贸易制裁:美反制中国大陆太阳能业:对厂商课征平均30%的反倾销、反补贴税
影响:中国大陆太阳能产业倒闭潮,无锡尚德等大厂破产,影响员工百万人
●2013年3月
贸易制裁:中美反北韩核武:达成协议,中、韩不和北韩金融机构交易
影响:北韩金融机构被断绝合作,国际人道救援机构无法获得资金
●2014年3月
贸易制裁:美、欧盟抗俄罗斯:禁止能源、国防、军用与民生产品进口
影响:德国恐有超过2万名汽车产业劳工失业,法国数千名军用品劳工失业
整理:康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