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补方式众多
对于想要获得政府支持的企业而言,拿到补贴的方式也有很多讲究。
梁秉文向记者举例道,在如今MOCVD设备大幅降价的情况下,国内采购方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可先支付少量的预付款获取MOCVD设备并放进仓库;同时,国内采购方又通过相应运作,获得地方的设备补贴(800万~1000万/台)。这样一来,部分企业不仅可直接摊销设备的采购额,还能有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其他领域。
除了获得MOCVD的补贴外,国内LED企业还可以通过建设LED技术中心、产业基地等名义,向当地政府申请补贴。
而光伏公司则能通过遍及各地的子公司拿到诸多补贴款项。本报记者了解到,某家沿海光伏企业在2012年就拿到了高达1.5亿元的“新兴产业财政贴息”,此外又获得了个别地方政府的科研经费6000万元,同时还有“首次超百亿销售额奖金”4800万元等,这家光伏公司当年的政府补助总额高达4.54亿元。该公司一位高管透露,企业当年的业绩并不好,因此想方设法向各个地方政府“寻补”。从镇政府到省级部门都给予了补助,其中某镇政府的补助就有近5000万元。
除此以外,“金太阳”项目也是前几年各大光伏企业的获补重点。山东当地一家光伏企业专门跑补贴的一位管理层就曾告诉本报记者,虽然该补贴是国家给的,但需要地方的大力支持。
“金太阳”是由能源局、科技部及财政部等三部门来推动,如何拿到补贴就要“动脑筋”。该人士称,这类项目报批时间紧,有些企业就“编造虚假材料”(如申报材料中的“屋顶”就是编好的),接着马上“公关”当地有关部门,通过当地再向上疏通。一些公司在拿到补贴之后,再去寻找真正的“屋顶”并实施该项目。
由于申请“金太阳”补贴的公司、项目众多,评审方不可能一个个调研,发放补贴可能就存有漏洞及随意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的确存在骗取政府财政补贴的行为,同时也可能滋生腐败。谁来认定是否符合补贴标准,这里面存在着很大的寻租空间。
为了防止“骗补”等不规范的行为,此后有关部门把这种“事前”补贴改为了事后的“度电补贴”,企业需要将项目并网后才能拿到相关的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