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能源短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其能源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对大气污染、酸雨、森林减少等区域环境问题以及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等全球环境问题,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环境问题在能源政策中也已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政府的能源和环境政策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方法,除了必要的制度安排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历史上,也正是因为技术进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才没有成为现实。
在复旦大学教授陈诗一主持的2014年上海论坛能源环境分论坛中,学者们就环境与能源政策展开讨论。摘录了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潘家华(中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中国的减排在于行动
中国的高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工业领域,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城市在生活消费、交通结构方面不一样。所以如果中国要想把温室气体大幅度减下来的话,就只能是去工业化,而去工业化在这个阶段显然不现实。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谈判氛围现在很紧张,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期待也比较高,那么中国可以承诺多少呢?中国的高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工业领域,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城市在生活消费、交通结构方面不一样。所以如果中国要想把温室气体大幅度减下来的话,就只能是去工业化,而去工业化在中国目前这个阶段显然不现实。
所以中国的减排在于行动。大家看水电的装机,中国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大家都说中国排放世界第一,其实没看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也是世界第一。发达国家应该换一种角度来看中国对世界减排的贡献,而不仅仅看中国减排一定要哪一年实现峰值,一定要减到多少比例,我们要换一种思维看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中国装机容量目前就是这样的情况,还有目前我们在建的风电和光伏,更不用说太阳能热水器,如果都包括进来的话,我们所做的贡献比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所占的比例还要高。
我们现在寻求绿色发展,包括碳交易,还有循环发展,废弃物利用,这些中国做得最好。再看我们的创新发展,今天来上海,很多人坐高铁。大家知道,坐飞机要比做火车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现在大家更倾向坐高铁,这是做的贡献,我们这些贡献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产生的效用远远比峰值效果要好得多。我们现在采用阶梯电价,北京等很多地方已经实施,而这是发达国家都没有做的。还有我们的碳交易系统,在国家发改委前几天的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中,非常明确提出要排放控制,要全国试点,要建全国统一市场,这种重视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们这样的强度。原来我们都是学欧洲、美国,现在我们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在哪儿呢?以前我们说中国应该提前实现峰值,中国应该相对1990年或者2010年要减排多少,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减排的行动,这才是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间真正有价值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