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光伏产业贸易而言,2013年澳大利亚太阳能市场的规模在1GW,而中国输澳的产品在700MW左右,约占澳大利亚需求的七成,2014年预估澳大利亚太阳能市场的规模在1.2GW左右。据澳大利亚本土预估,澳大利亚将在2014年进口价值约14亿澳元的太阳能面板。而澳大利亚本地的组件产能约为100MW,在供需极度不平衡的状况下,澳大利亚非常仰赖从中国进口的优质组件。
或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光伏业界才会对“双反”传闻掉以轻心。在马航事件中,中澳双反密切合作,充分展示了双反的国际精神与大国风度。而且,在澳大利亚明显的供需失衡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对进口中国光伏产品设限?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第一的光照资源,系统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光伏发电的成本几乎只有德国光伏发电成本的一半。加之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使得澳大利亚光伏市场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3月,安装有2.3GW的太阳能系统。预期在未来十年内,每年还将有10万户家庭会申请补贴进入这一领域,届时,屋顶光伏装置总量将会超过200万。澳大利亚的百万光伏屋顶将会膨胀一倍。
对于投资者而言,澳大利亚对于光伏的扶持政策十分稳定,有稳定的投资报酬率、明确的销售对象、较低的投资风险等优势,使得澳大利亚大型电厂的投资热度持续增长。据媒体采访得知,此届阿伯特政府对于环保节能投资领域下了大决心,支持相关环保批文的计划资金达4000亿美元之巨。作为环保主力之一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无疑将更加受益。
这一切的基础,依赖于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的价格持续下滑。澳大利亚本土光伏制造企业寥寥可数。另据报道,此次推动“双反”调查的是澳大利亚本土光伏制造企业——TindoSolar。Tindo公司一位经理RidInwood表示,他们支持任何为澳大利亚制造商寻求公平市场价格的举措。话虽如此,但难保TindoSolar不会怀着成为另一个SolarWorld的恶意居心推动此事呢?
如果要评选2013年中国光伏产业十大事件,尚德电力的倒下无疑是必选。经历了经济危机大潮的冲袭,欧盟“双反”重税的敲打无疑让中国光伏企业雪上加霜。哀鸿遍野,光伏产业的遇冷受挫,固然与经济大形势有关,但“双反”的直接捅刀无疑是直接诱因。曾经的光伏寒冬,那些渐次倒下的光伏企业,大幅缩水的出口业绩……对比各家光伏企业相继发布的2013年仍旧普遍处于亏损的财务报表。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要让中国光伏企业的雄心壮志化为流水。而这一切的直接幕后黑手,就是号称搅局者的Solarworld。事实上,即使是当今仍在调查等待终裁的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追杀”,背后也不乏SolarWorld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