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月,皇明第十次“曝潜”如期而至。不同的是,这次的对象是太阳能应用的另一个分支太阳能路灯,皇明对外界曝光称目前太阳能路灯企业良莠混杂,产品粗制滥造,导致太阳能路灯“年外无保无售后,年余变烂变黑道”现象泛滥。
太阳能路灯问题频发
“太阳能路灯安装一年被拆除”、“有些地区安装了上千盏路灯,半年后灯具的故障率就高达21%”、“有些地区一些太阳能照明垃圾工程被政府换成普通市电照明”等等,据皇明光电事业部部长刘玉亮介绍,这些情况只是行业质量问题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太阳能路灯项目同样存在问题。
据了解,正是上述项目问题的频发,如今每年迫使政府部门进行维修招标,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政资金浪费。
这个细分市场正在遭遇昙花一现的阵痛。刘玉亮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太阳能路灯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个细小分支,国家标准、质检、售后等体系相对滞后产业发展。正因为暂无标准,使得国家质检部门无法依法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全国上马大量的垃圾工程。
质保一年成行业规则
据了解,由于太阳能路灯缺乏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绝大多数从事企业在进行项目招标时,均直接采用城市道路标准,结果太阳能路灯系统顺理成章地执行了质保一年的标准。
然而,尽管太阳能路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依靠太阳能来发电,能够节省大量的用电,但很多项目往往是希望依靠后期使用所节省的电费来变相逐年收回成本,如果只质保一年,则意味着巨大投资根本不能收回。
另外,刘玉亮还表示,很多企业甚至连一年的质量都难以保证。“太阳能路灯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产品生产过程杂乱不堪,太阳能路灯产品多以拼凑为主,而非自主研发生产,甚至很多企业并无工厂。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这是一个朝阳行业,然而还未发展起来就被无数的潜规则充斥。”刘玉亮指出,在这个行业里,很多企业没有安装资质,挂靠其他企业获得安装资质,也没有应具备的中、高级职称、安全员证书等,完全采用挂靠形式凑足,甚至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更没有过硬的管理、技术能力,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做出隐患工程、垃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