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国际贸易摩擦、金融机构停贷等一系列煎熬之后,光伏产业在这个春天里开始呈现复苏态势。
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国内光伏电站的建设热潮,光伏行业上游和中游开始出现量价回升的景象。
综合各方预测,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向好,但仍将承受供过于求带来的价格压力。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告诉记者,虽然国内光伏市场规模化启动,但由于闲置产能的复产,产业仍将延续阶段性过剩局面,加上外部贸易不确定性,2014年的光伏产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春天前倒下
截至3月中旬,已有20家A股光伏业上市公司披露了2013年业绩快报,其中业绩增长的公司达到14家,业绩下滑的公司为6家。14家业绩增长公司中,业绩扭亏为盈的9家,业绩续增的3家,依然亏损但同比减少的为2家。而在业绩下滑的6家公司当中,仅有海润光伏一家公司业绩亏损。
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也逐渐甩掉“亏损”帽子。晶科能源(JKS)2013财年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70.8亿元,同比增长47.6%,实现净利润1.88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达15.4亿元。晶科能源也成为行业寒冬过后,首家实现全年扭亏为盈的中国光伏企业。
综合来看,多家公司都将业绩好转的因素归结为市场供需失衡的修复、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启动,以及国内政策的支持。
晶科能源首席执行官陈康平将晶科能源的业绩表现归功于过往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他告诉记者,在当年硅片火爆之时,很多企业和供应商都签订了硅片的长单,但晶科能源没有签,所以后来硅片价格一路下跌也未对企业造成大的影响。由此,晶科能源也可以轻装上阵,并在短时间内扭亏为盈。
光伏组件大卖,主要由2013年底国内的光伏地面电站抢装潮拉动事实上,为了能在当年底实现并网,并享受相对较高的补贴,很多项目方均提高了组件采购的价格,以求保障供给。但陈康平表示,不会因为价格的波动,而调整订单生产顺序,“况且,保持国内外销售的相对平衡,对公司本身来说也是有益的。”
不过,好消息频传的同时,也有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在春天到来前倒下了。
天威保变业绩显示,两项业务导致其2013年全年净亏损达到52亿元。该公司迫不得已开始对新能源业务“动刀”;由于资不抵债,丧失持续经营能力,天威保变宣布将以债权人身份申请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