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面对镜头非常大方,她表示自己在国外已经体验过Tesla汽车,而这次取车后她用来正常上下班,按照充满电的400公里持久时间,已经足够自己正常使用。
另一个调查发现,这批车主并不是最早的预定者,一些车主的缴款时间在2013年年底,很多也就在半年左右的时间。
现场除了那幸运的8位车主,还有很多交了定金单还没拿到车的不少于200人的准车主,他们带着红色手链,现场拍照观礼,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北京本地的。
一位来自成都的车主称,自己今年1月份交的订金25万元,而系统告知预计在5月、6月交车,这次来主要是来看看真车和现场的气氛,不过他依然对充电桩等设备的落实情况抱有一些疑问。这位车主通过定制系统给自己选的车价格在80多万元。
另外一位没有到现场的车主则表示,自己2月初完成配置的选择,昨天偶然打开页面,车的状态已经变为了“你的Model S已出厂,正在运输途中”,预计自己的车在5月就能拿到,前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让他觉得“很意外这么快。”
正式交车日预计在25日,而一位将成为25日首批车主的先生表示,自己的车3月5日已经显示出场,即将入手的真车让他很期待。
看着和自己一起预定的车主已经坐进了真车,大部分人的羡慕之情就挂在脸上,不少围着车拍照、仔细端详真车的,更多的是找到Tesla的现场销售人员,不断追问自己车的进展。
另一群特殊的眼红人群来自非北京上海的订车人士。从上周开始,23名特斯拉非京沪中国客户提交律师函,指责特斯拉没有按照承诺,以预付款的先后顺序提车。这些人士对真车的期待更加急切。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非上海北京的城市还没有设立充电桩的条件,还不具备“交车准备”,而今天特斯拉CEO Musk表示中午和一部分人士达成了一个解决方案。
荒蛮时期:博弈充电系统
相比一家成熟的汽车企业来说,Tesla相关的基础设施在全球市场还不够成熟,但在中国,基础设施的欠缺显得尤为突出。Tesla的中国首秀之所以给予“野蛮”一词,正是因为基础设施的缺乏、公司运营青涩以及供货能力和需求之间的落差。
相比于外界对特斯拉的赞誉,ELON MUSK(埃隆。马斯克)很是谦虚,他在接受网易科技的专访时表示,特斯拉在中国还处于“婴儿阶段”。就像一个孩子,得先学会走路,走稳了,再学会奔跑。
特斯拉面临的是首先解决充电等基础设备问题的建设问题。如果没有充电系统,如同手枪没有子弹,再好的手枪也无法射击。
在北京交车仪式现场,和新车一起亮相的是,是两座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嘉定各有一处有超级充电站。这个40平左右大的平台是一个天然的太阳能电池,该充电站通过太阳能发电,然后做足储存,最后一劳永逸地放在路边为Tesla车主提供电源。用超级充电站充电,20分钟可以充满40%左右(能跑200公里左右),40分钟能充80%。要充满得需要1个小时(能跑500公里)。
目前北京和上海嘉定的两处超级充电站的合作方是汉能控股集团。据特斯拉超级充电站项目汉能方的项目经理陈征介绍,双方在3月21日开始接触,4月初签订合同,北京超级充电站搭建只花了10多天,上海的花了20天左右。发电系统、储电器等核心设备由特斯拉提供,汉能方提供太阳能等光伏系统。超级充电站绕开了国家电网,是太阳能充电,不需要接入电网系统。目前而言,只有特斯拉在北京望京酒仙桥恒通商务园和上海嘉定各有一处超级充电站。不过据陈征介绍,超级充电站是可以移动的,北京酒仙桥的两座超级充电站的其中一个会在22日移动到北京的其他地区。换句话说,北京的车主除了在家充电外,在北京和上海,现在可选择的超级充电的地方,只有两三处。
这两个超级充电站,也就是埃隆。马斯克所说的“绕开国家电网建立的充电系统”。接受网易科技的采访时,埃隆。马斯克介绍说,特斯拉的充电站可以独立于国家电网,全部使用太阳能来充电。特斯拉在中国的充电站将使用中国本土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而非他控股的美国公司Solarcity产品。据特斯拉超级充电站项目汉能方的项目经理陈征向网易科技表示,这两座电站采用的是薄膜柔性光伏系统,使用CIGS(铜铟镓硒)薄膜光伏技术。太阳能发电足够能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但对于每个超级充电站的成本,双方并没有透露。独立于国家电网的超级充电站能否大规模铺开,特斯拉能否承担成本,这都存疑。
对特斯拉来说,不缺乏企业级的合作伙伴,在访华期间,联通因为有个和特斯拉合作的传闻股价大涨,有一些合作伙伴也希望和特斯拉能搭上合作关系。特斯拉缺的是如何推进和政府、国企的合作。之前有传闻,特斯拉曾经和国家电网谈判了几个月未达成合作关系。
一个消息表示Tesla CEO Elon Musk本人这次来华另外一个目的是推进和能源企业的谈判。如果一切发展非常理想,那加油站中提供一个空间给电动车充电并不是天荒夜谈,但如果能源企业无利可图(最直接的就是不加油了),那按照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加油站也没有任何动力推进此事。
除了超级充电站外,在家建立充电桩面临的问题是众多的老小区的问题。美国很多用户都是单独的房子,随便安装充电桩,但在中国老小区,就得和物业和原有的基础设施去博弈。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产品本身的“炫酷”关系不大;需要解决都是最基本的关系问题。这都要考验中国的运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