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98~99%是10kW~1000kW之间的发电设备。1MW以上的MW级光伏电站只有约3000个。再加上近年来MW级光伏电站有大规模化的倾向,就输出功率而言,二者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尽管如此,已经投入运营的小型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总计依然达到了约275万kW,相当于约108万kWMW级光伏电站的2.5倍。
虽然10kW~1000kW级别的细分信息没有公开,但可推测50kW是分水岭。原因是小于50kW可以享受“低压协议”,并入电力公司系统网络的成本较低。而输出功率高于50kW的电站则要签署“高压协议”,需要设置昂贵的配电柜等受变电设备。
“分售型”开始出现
为了把握增长市场的商机,很多企业开始涉足光伏发电的施工和销售。在市场上,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投资者,以50kW为单位销售附带土地的小型光伏电站的“分售型”光伏电站服务成了关注的焦点。
分售型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投资者只需准备资金,就能简单、快速地成为小型光伏电站的所有者,每月获得稳定的收入。50kW规模的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约为5万~6万kWh,月售电收入大都在20万日元左右。
建设50kW规模的光伏电站不仅需要准备资金,还需要购买适合光伏发电的土地、选择施工企业,并要做电站运营后维护和管理的准备等。因此,拥有其他业务的个体经营者和中小企业很难有余力建设。
于是,把通常可以建设MW级光伏电站的土地分割成若干座不到50kW的小型光伏电站,并将其销售给个人、中小企业等投资者的分售型业态就应运而生。
快速扩大的同时也暴露出问题
这种分售型光伏发电的市场虽然蓬勃发展,但也开始出现了部分光伏电站在施工和交易上有问题的项目和事例。
施工方面,以安装电池板的架台设置施工为例,原本应该在基础上固定架台的地脚螺栓凸出于混凝土基础之上的项目比比皆是。
当然,在日常情况下,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在台风、龙卷风等强风天,地脚螺栓一旦断裂,电池板有可能连同架台一同被刮飞。
关于与电力公司的系统并网,也传出了施工费计算和请款流程不清,应当进行改善的呼声。高压并网需要发电企业与电力公司协商签约,施工费用要在这个过程中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