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能源部长朱棣文引以为傲的成果
信中写道:2011年开始的太阳能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发电站规模的项目的建设费用降低到1美元/瓦以下,使生命周期的能源成本(LCOE:LevelizedCostofEnergy)降低到1kWh6美分以下。这一水平低于煤炭和燃气,与页岩气相同。产业界最初是半信半疑,直到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个目标能够实现。
第一太阳能经营的业务,是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化合物半导体碲化镉制造薄膜模块,该公司长年致力于压缩成本、提高效率等计划,享有上佳的口碑。但是,随着中国制造商推行量产战略,供需平衡被打破,模块的价格大幅下跌,受此影响,该公司的股价也出现了暴跌。面对这样的局面,该公司积极采取行动,向下游拓展业务范围,特别是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在扩大收益机会的同时,第一时间推行了压缩总体成本的业务模式。其效果已经显现。随着系统成本的稳步下降,该公司的收益开始回升,一落千丈的股价也已经回暖(资料3)。
与第一太阳能的新墨西哥业务相比,前面提到的奥斯汀的事例成本更低,在其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除此之外,低成本的协议还有许多。2013年底,有报道称,科罗拉多州的实力派电力公司ExcelEnergy签订了低于6美分的协议。另外,在起步较晚的东海岸,光伏发电也在逐渐普及。北卡罗来纳州最近出现了低于7美分的PPA,由此可见,建设低成本光伏电站的潮流已经扩大到了美国全国。
此文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骤降、正在逐渐巩固主要电源地位的情况。在今后,随着屋顶光伏发电的激增,光伏发电预计还将继续快速增加。不只是美国,至少对于最近的项目,成本高将不再是探讨可再生能源的前提条件。
但是,会因天气变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究竟能够普及到怎样的程度?按照过去的常识,受到系统的限制,可再生能源在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将很难继续普及,成本也将居高不下。最近,IEA和欧美正在认真探讨这一问题,其中也出现了“不用增加太多的成本,也能使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普及”论调。对此,笔者将另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