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光热发电的成功经验来看,通过示范项目的形式能够加快光热产业的发展”,薛黎明如是说,但他也建议,在此过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应该以技术为基础,市场为牵引,质量为保障,有统筹和前瞻性的进行行业约束。
行业整装待发却“无仗可打”
值得欣慰的是,虽国内政策与商业环境未给光热发电应有的重视,但光热行业却并未因此放弃发展。
通过几年行业不懈的努力,国内在光热发电的关键设备制造、核心技术研发上获得突破,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生产光热发电设备与产品的能力。与此同时,部分核心部件达到了量产条件,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以中海阳集团为代表的光热发电制造企业,在关键设备产品的生产——反射镜产品已于 2013年正式下线。在光热发电槽式真空管和玻璃反射镜生产的技术研发上获得突破。并通过国际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认证,拿到了去实际项目中应用的“通行证”,同时打破了长久以来光热发电行业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在光热发电大型系统集成方面也已经取得相关经验。
薛黎明建议,在光热发电初期,尽量考虑到光热发电产业未来良性的发展,政策监管与市场化运作紧密结合,不能自由放任,以“光伏产业”为鉴,少走弯道,使我国光热发电成本有一个渐进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