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催变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的布局。近年来,迫切希望振兴的光伏产业和亟待调整布局的冶铝产业都把消化产能、优化结构、产业升级、利于民生和谐科学发展的契机盯住了西部开发。这两个产业在西部的迅猛崛起,引人注目,既带来惊喜振奋,也引起了隐隐的不安。
惊喜振奋自然来自于这种双双崛起给西部开发和国家经济调整增添的源源不绝的新的正能量。那引起不安的又是什么呢?最突出的是这两个产业在西部产能的分别快速增长,造成了各自产业领域内的新的与发展事与愿违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如不重视,任其发展,将会大大减弱正在聚集的正能量和能量的发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初露的端倪,在警示我们,刻不容缓,已经到了必须认真审视光伏振兴和冶铝西进正在出现的矛盾,解决其已经出现和可能加剧的问题的时候了。
冶铝西进带来的新问题因电而起
近年,在产能过剩、电价提升、环保投入加大的趋势下,我国冶铝产业面临着国家对压缩产能和市场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西部开发为这种压力的释放提供了突破口。这种突破口的巨大吸引力,除西部开发的政策因素外,主要出于以下的西部魅力。
其一,西部拥有铝土矿资源蕴藏丰富。 其二,西部地广人稀、土地使用和环卫治理的投入很低,政策优惠。其三,西部电力资源丰富,电价低廉。 这三大因素中,第三个因素,尤其磁力巨大,已成为当前冶铝西进几乎形成狂奔之势的主要原因。
这种狂奔势头,目前已经造成了,几年来宏观调整要求下的冶铝压缩产能目标几乎落空。据有关资料反映:在这种趋势下,总产能不增反降的冶铝业在新疆的产能新增最为突出:新疆2012年电解铝产能已达110万吨,同比增长高达274 %。
西进添喜,狂奔增忧。忧从何来?实际上根源就在上述的第三因素在显示其左右市场的巨大威力。具体说:就是,目前,西部由于能源、电力充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余电力难以就地消化,这些暂时的市场现状,促使该地区成为全国电价的低谷区。
以新疆为例,电解铝现用的电价,网上电价为每度0.25元 ,自备电价在0.20元左右,而山东、河南等地的电解铝电价平均在0.65元以上。相差幅度几近三倍。鉴于电价成本基本上要占电解铝生产的40%至50%。
那么,显而易见,利用西部电力在西部生产电解铝有着极大的利润空间。再加上开发大西北与西部发展的前景,又形成趁势可上的东风,这样,怎么能不产生电解铝产业投资向西部转移的巨大冲动呢?
当然,这种冲动引导得好自然是好事。可是,如果宏观调控稍微偏差和失误,无疑也会带来负面效应。
首先,铝业西进之所以呈狂奔势头,其逐利动机,是为了扑捉东西部电价悬殊的商机,是盯上了目前西部落差极大的电价。
可是,西部目前可提供电解铝的低电价电力,几乎全部是来自于以煤炭石化之能源所生产。电解铝的生产增速过猛,必然带来这种电力的供需紧张,电价上扬,为维持高额利润和产能增量,势必会带来以煤炭石化能源为燃料的电力项目的跟进。
于是,在电解铝逐利动机驱使下,西部伴随冶铝狂奔的同时,必然出现的电力大发展,就会仍然盯住从煤炭石化资源获取能源的发展路线。据了解,目前,新疆已达每年百万吨产能増量的电解铝生产,几乎没有一家不是选择的煤炭石化电源。而且,这些企业的近年发展规划,似乎对电价成本当前相对高出几倍的当地光伏电源无一有具体的打算。
所以,维持百万吨电解铝产能的增加,按每吨耗电近14000度计,新疆每年就需新增电力140亿度,相当于每年新建2个100 万千瓦的电厂,每年新增耗煤500-600万吨。仅只新疆已经如此,如果,将西部各省综合起来计算,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惊心动魄的电力发展和经济发展情景啊!
于是,由逐利而狂奔的铝业西进,不加节制和调控还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种西进会演变成将非清洁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及环境治理重负的西部转移,会造成对光照资源得天独厚的西部光伏以及清洁能源发展环境与机遇的挤兑和排斥,会形成新一轮的对西部优质煤炭石化资源的低效开发,和作为电力燃料的低效滥用,或进而引发不顾生态保护和地质、人文资源保护的水电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