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没能阻挡美国人“黑色星期五”的购物热情、加州的阳光也依旧灿烂,光伏的股票群似乎受了尚德的影响,集体有些跳水。新能源在传统的冬季面前似乎有些束手无策,找不到突破点。
老牌的Conergy最终沦落到被正泰太阳能收购的下场,虽然后者曾把自己刚建好的薄膜产线卖掉。韩华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下降丝毫不影响亚洲国家到欧洲来“收拾残局”的热情。Solarworld也及时出击,收购Bosch在图林根州的工厂的自动化设备了!强者愈强,太阳能的丛林法则还会走多久?
倒是Juwi这类企业,大型的项目集成商,在德国没有太大发展空间的时候,选择了走出去,逼上梁山也罢,新长征也罢,德国的1000多家光伏企业走上了外拓的路。
于此同时,欧盟开始对来自中国的“外侵”有了更高的壁垒。从本月28号起,光伏玻璃开始列入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范围了。无数中国企业买了欧洲的先进设备,用它们生产出来一流的产品,却被定义为“倾销”,看来,他们是把中国的人力成本想得太高了。
难道中国的成本已经高过了东欧?Spire这一美国公司现在开始把目光转向欧洲、在那里投资设厂,如此一来,他们可能有机会帮助当地设定“补贴法规”,再顺便获得一些回报。
反倒是一向的光伏强国,规则制定者德国,开始有些内部百家争鸣,各执己见,对新能源的补贴开始“反思”起来。经过2013年的沉寂和思索,新的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换个角度看问题,新能源开始不再有被骂的风险。
和中国的2014年装机容量12GW的大跃进方式相比,德国人也许又一次走到了前面,把民众的情绪和国家的发展纲略整合到了一起,产生了具有输出盈利的产业链,这是他们的成功。他们更成功的地方还在于他们的Fraunhof研究所能把多晶转换效率做到24%,他们ZSW能把“Kieserite”水镁矾为基础新材料效率做到8%。看起来他们的科研投入似乎更有效,不知道同样的投入,当国开行投入河南某公司2亿人民币做聚光项目的时候,会不会有同样的收获。
不管怎样,IHS之类的研究机构对2014年还是看好的,一致认为15%以上的增长是有希望的,超过40GW,其中中国要有1/3强。自产自销,扩大内需,分布式生产,分布式消耗。
如此大量的需求、逆变器的厂商们的日子似乎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边中国的安徽企业上市,那边SMA削减开支,AEG的光伏部门快揭不开锅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家能够将储能的问题解决好,谁家才有新的机会推进光伏行业的新洗牌!取新而不忘旧,或许会有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