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1月份国内多数光伏企业的三季报发布,中国的多晶硅行业反转趋势已经愈加明显。其中,保利协鑫当季售出多晶硅约4018万公吨,同比增长511.6%;大全新能源当季净营收额同比增长40%,至2960万美元;特变电工也在季报中预计,随着三季度末新线投产后,公司多晶硅生产成本将降至15美元/公斤,而多晶硅价格已涨至18美元/公斤以上,预计公司多晶硅将按预期实现扭亏。
“供需平衡已逐步恢复”
多晶硅作为原料,位于光伏产业的最上游,其下游是硅片、电池片、组件。
事实上,随着中国对美国、韩国产多晶硅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初裁出台,以及国内光伏下游行业的回暖,整个多晶硅行业的供需平衡已经逐步恢复。而对于目前还能继续开工的多晶硅企业而言,其最大的利好来自于同行:多晶硅行业可能是整个光伏上下游产业链中,洗牌最为充分的。
有光伏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多晶硅的供给偏紧。因为很多企业都被洗牌洗掉了,等于说现在虽然有名义上的产能,但实际上已经提供不出产量。现在的需求还比较不错,中国、日本等都挺好的。多晶硅料的价格最近有点小涨,从原来18美元/公斤涨到19美元/公斤,明年预计会到22美元/公斤。”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提供的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宣布复产的多晶硅企业一共有10家,其中包括中硅高科、南玻A、陕西天宏等规模企业。而特变电工、四川瑞能、昆明冶研等企业的开工率都已近半,亚洲硅业等企业则已实现满产。
据统计,2013年第三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为2.1万吨,比上一季度产量增长14.3%,其中江苏中能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63%。另外,三季度进口多晶硅量约为1.8万吨,也就是说总供应量达到3.9万吨。而三季度晶硅电池片的产量约为6.5万吨,约消耗多晶硅3.9万吨。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三季度多晶硅供需基本平衡。
不过,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多晶硅企业远少于10家。民生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黄彤对记者表示,“现在多晶硅行业已经整合得差不多了,国内估计只有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新能源最后能活下来。像南玻现在的成本还是挺高的,而且之前减计了成本也没太大降下来,未来挺难的。”另据光伏人士表示,四川瑞能虽然此前一期成本较高,但二期由于使用新技术,成本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各有生存之道
中国的多晶硅行业大洗牌的背后,是此前的大干快上,遍地开花。而引导企业纷纷投入多晶硅的,则是过山车般的市场行情,其中关键的一年是2007年,受到当时下游光伏企业产能扩张的拉动,多晶硅价格一度从每公斤几十美元一路飙涨到400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