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告诉记者,当前多晶硅价格已上涨到18美元/公斤以上,技术实力较强的公司一般能将成本控制在15美元/公斤,即使在盈亏成本线附近也会满产,毕竟设备不用折旧成本也在那里。另一位业内人士则指出,新光硅业迟迟不恢复生产,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其生产成本太高。
管理混乱行内幕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新光硅业享受0.25元/度的低廉用电,远超过国内其他多晶硅企业享受的电价优惠。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电费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光是这一块,新光硅业就远比同行有成本优势。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2012年,新光硅业净利润亏损4.10亿元;今年1-9月,亏损1.85亿元。川投能源此前的公告显示,为维持其资金周转,其已向新光硅业提供了委托贷款合计3.4亿元。
记者注意到,2011年,在乐山,除了新光硅业停产“实施技改”,同为国企的四川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公司也于当年11月“停产技改”,但身为民企的永祥硅业却一直在生产。
尽管国有企业在诸如光伏、风电、互联网等竞争激烈的行业不具有竞争优势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新光硅业管理的低效和混乱还是让人惊讶。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既然公司与洛阳中硅的技术“师出同门”,如今却存在天壤之别,公司缺乏活力,管理低效和混乱肯定是原因之一。记者注意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公司高管利用多晶硅重组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2007年,新光硅业审议通过乐山和新津新建两个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投资的议案,涉及天威保变、川投能源、岷江水电三家公司。吕道斌等五人利用工作之便提前获悉,于当年11月21日三家公司停牌前夕买入,获得不菲利润。2009年8月,中国证监会按照《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之规定,没收新光硅业吕道斌等5名责任人员的违法所得,并对他们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长期停产重组恐难产
对于通威集团同意对川投能源持有38.9%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有投资者认为这意味着新光硅业一直以来吞噬川投能源利润的情况或得到大幅改善。但记者调查发现,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公告中还提到,具体重组方案待通威集团对新光硅业进行审计、评估等尽职调查后再另行商定。
早在2006年4月底召开的川投能源年度股东大会上,针对机构投资者“是否会将新光硅业股权注入川投能源”的提问,董事长黄顺福曾公开表示,把新光硅业股权注入川投能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黄顺福还指出该项目存在技术风险,新光硅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乐观。对于为何当年就注意到风险却没有防范,尔后连续停产两年也没有对其重组,公司未给予回应。
上述光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光硅业停产时间如此之长,在业内实属罕见。机器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性能留存都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何况新光硅业的技术实力值得怀疑,管理低效、混乱,重组成功的前提一定是被贱卖,否则对手方应该不大愿意接盘。
虽然现在光伏回暖迹象明显,但是国内产能巨大,且不乏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企业,以新光硅业过往的表现看,并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通威集团旗下永祥多晶硅近几年一直在筹划上市,如果给予新光硅业的估值过高,对其冲击上市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