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的政策和电力体制下,投资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结合的项目仍有一定的风险。“我们现在是先用两个项目‘练手’,一旦政策完善了、技术成熟了就可以大规模开发。”徐永邦说,“那样收益才有保证。”
业内人士介绍,制约分布式发电推广还需解决一些政策及现实问题。例如,用户需求量不稳定、费用收缴困难。
“你用我的楼顶上建了光伏发电站,给我供电,但我企业产能下降了、搬迁了,甚至破产了,那你的电要卖给谁去?”该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如果实现了微电网并网,开发商可以将这部分电力卖给电网公司,即“余量上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介绍,在现有的政策下,分布式发电项目“就近消纳”的效益最好,所以要尽量减少“余量”。
“微电网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也在探讨微电网的‘用户侧响应’,就是在需要的时候用户必须要配合用电,但谁来协调呢?”上述人士说。
另外,在费用收缴的问题上,开发商由于缺乏强制用户交纳用电费用的手段,给自己的收益带来不确定性。
“这就是开发商愿意与园区合作的原因,既能安排协调用户侧的消纳,又能出面替开发商收电费。”上述人士说。
不过,无论是协调用电,还是收取费用,都并非是园区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电网公司才是更加合适做这些工作的机构,而且这完全能够实现。
丹尼·肯尼迪是美国Sungevity公司的创始人,他创建了全新的光伏电站商业模式。现在的美国人可以网购的形式租赁Sungevity的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在自己的屋顶上;电费和租赁费用相加之后,仍可比原来的用电成本降低15%左右。用户在白天把光伏电站的电输入电网,而在晚上用电高峰时再从电网中把这些电拿回来。费用结算也通过电网完成,具体的结算形式则各州略有不同。丹尼·肯尼迪认为,电网公司接受分布式发电项目只是时间问题。“就像电话公司曾经找出各种理由排斥互联网一样,” 丹尼·肯尼迪对本报记者说,“但他们肯定会改变的。”
徐永邦表示,分布式发电项目不仅涉及许多技术问题,同时涉及现有电力体制改革。国家需要在输电、配电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