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通过加工贸易进入国际市场可能成为常态,但以目前一些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满足加工贸易方式下严格的成本控制要求,则面临很大的挑战。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在欧洲市场因配额问题遇冷之际,美国以及日本等新兴市场则成了中国光伏组件企业的“救世主”。尤其是美国市场,正在逐步摆脱此前的“双反”阴影。
进一步分析来看,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恢复对美市场,其背后“加工贸易”的作用不可低估,并正成为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主要手段。
不过,挑战也随之而来。对于从第三地进口电池片生产组件的方式,由于少了电池片生产这个环节,其整体利润必将被相应的压缩。因此,对于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规模将成为决定其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
而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那些光伏市场增长较快的国家,对中国企业设定相应的限制,可能会是大概率事件。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通过加工贸易进入国际市场可能成为常态,但以目前一些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满足加工贸易方式下严格的成本控制要求,则面临很大的挑战。
美国市场回暖
来自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出口额为65.22亿美元,下降30.97%;其中对美国出口6.2亿美元,同比下降48.9%。
不过,从最近一些光伏大省的产品出口数据来看,这一情况正出现改变。
数据显示,河北省光伏产品出口在经历了连续下滑后,7、8两月出口同比实现连续正增长。其中,对美国出口自今年5月起超越欧盟成为最大出口市场,7月份对美国出口3521万美元,猛增2.8倍,占同期全省光伏产品出口总值的38%。
无独有偶,海南省的数据也显示,其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额也出现了较大增长。1-8月出口美国市场占全省光伏出口41.7%,较去年同期增长1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