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策“很诱惑”
作为地方政府,也许远没有中央立意高远,但密切关注并分析国家战略将为地方带来的机会与利益,则是各地政府最擅长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记者,与国家战略同步,穷尽政策利好是不少官员发展地方经济充实地方财政的秘诀。就新能源而言,还符合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中央命题,地方官员当然趋之若鹜。
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战略被各地政府快速跟进。据媒体报道,当下有上百个城市在做新能源发展规划。仅2009年,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中就有10个在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
地方究竟能获利多少呢?
应该说,就风力和光伏发电而言,最初几年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并不大。
按照政策,这些项目都可以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即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至六年按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甘肃省玉门市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这些项目基本上前八年都对财政收入没有贡献。“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大家看重的都是发展前景。”
虽然初期对于财政收入贡献不大,但这些产业对于GDP的拉动则不可小觑。这位官员告诉记者,当地新能源真正发展起来也就6年的时间,但短短6年,新能源产业贡献的GDP已经占百分之十几。
无疑,GDP拉动就应该包含在这位官员所说的“发展前景”中。
相对于收效较慢的发电项目,设备制造对于地方经济的拉动则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围绕一家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进一步将新能源作为新定位的城市屡见不鲜,例如前文提到的新余,例如无锡。而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政府出面,要求投资者使用本地设备,搞变相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
那么,地方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又有哪些呢?
按照规定,对使用未列入耕地后备资源且尚未确定土地使用权人(或承包经营权人)的国有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最低价标准的30%执行。而记者了解到,各地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基本上都按照这个标准出让。
甘肃瓜州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当地土地等别的最低价标准为每平方米84元,因此当地风电场拿地成本低至每平方米25.2元。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