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新研究显示:中国历史性的光伏价格优势并非人们所认为的由于政府补贴和低人工成本推动的,而是由于规模经济及供应链发展推动的。
研究发布在皇家化学协会日志--并使用了多晶硅自底向上多晶硅光伏模型,确定了影响中国光伏价格优势的环境及这些环境是否在其他国家可以复制。
美研究:中国光伏价格优势并非受益于国家补贴
研究使用了行业上半年确定的的数据,并发现中美两国生产太阳能板的价格差距十分巨大。研究发现:当使用现代技术时,一个产能为2GW的中国工厂拥有持续性最低价格(MSP)--工厂可出售产品的最低价格,而同时还给公司带来足够收益。中国工厂的MSP为0.91美元/瓦特,而美国公司为1.19美元/瓦特。而这相当于中国制造商拥有23%的价格优势。
但是研究得出结论:价格差异的根源并非由于通胀、劳动成本等本土性因素的综合结果。相应的,这种巨大的差异是规模及供应链优势。诸如省级补贴、低成本债务、免税期及等区域性鼓励措施让中国光伏业迅速形成规模,但是这些措施对MSP的影响不大。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为一个综合垂直太阳能企业提供了0.07美元/瓦特MSP优势。但是,这种优势被中国高企的通胀及国家调控因素所抵消。相比之下,这些因素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0.01美元/瓦特MSP的劣势。
而诸如低成本用地、自由的工厂规模、及补贴电价为中国制造商带来了明显的MSP优势,为0.04美元/瓦特。
但是,大部分成本优势是通过制造规模获得的,中国工厂的光伏产能为2GW,而美国工厂的产能相比之下只为500MW。而区域供应链优势也和独立的规模优势相叠加。而只有中国国内供应的生产设备供应商预计的设备折扣让这些设备与相同的其他国家竞品设备相比便宜10%。总的来说,和美国公司相比,规模加上供应链优势共为中国光伏工厂提供了相当于0.22美元/瓦特的优势。
研究还得出结论:这些优势并不是中国的独有的优势,如果可以实现规模,位于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也能复制这些优势。但是对于太阳能发电,存在一个鸡生蛋的问题。需要不断为制造商提供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的资本渠道,但是需要实现大规模生产,让太阳能变成一种不需要补贴的能源
在未来通过世界各国的努力,可以实现硅太阳能板生产的创新。这些创新有潜力减少制造商进行关键投资时的风险。这将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实现同等规模化生产,并让各国生产商共享大规模生产的好处。
对于报告的共同撰写人,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Buonassisi来说,"圣杯"就是高效率、低材料成本、精简并规模化生产的高度可靠地光伏组件产品。今天买到的光伏组件仅具备部分上述属性,并非全部属性。
Buonassisi遇见太阳能板制造商的进化正如1880年到1950年的玻璃行业的发展一样。玻璃行业在此时期经历了创新,他将整个流程简化成一个集成的工具,在机器一端加入原料,在另一端产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