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又称太阳能系统的发展历史寥寥数页便可一览无余。在经历过06-10年的组件蜜月期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位产业格局。发展内需已经无可厚非,于是光伏系统终于姗姗来迟的被中国大方正式的迎娶进门。然而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的系统应用基础知识还是处在一个相对混乱的阶段。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今朝讲究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在印证着基础细节的重要性。这篇文章不是教你抱怨政策,而是建议脚踏实地的提高自我基础知识的素养。快来看看这些小细节,你知道多少吧?
1. 光伏电池是高电阻的电流源,蓄电池是低电阻的电压源。这就直接解释了我们可以短路组件但是千万不能短路蓄电池。
2. 当电池被遮盖后,等下变成了一个客观的大电阻,如果不引流会迅速发热。这也是组件和旁路二极管激活切换的根本原理。
3. 组件的STC标态定义下的25摄氏度,是组件的工作温度而并不是环境温度。所以你在计算温度对最小工作电压影响时,要在室温额外加上25度的电池板工作升温。然而在计算温度对最大开路电压影响时,是不可以加上25读的工作升温的。这25度,对于3kW以上的项目计算,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误差。
4. STC和NOCT的差别,除了在既定的几个参数上数值差别,NOCT引入了1m/s的风速参数,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契合实际工作时组建的输出功率。
5. 同样尺寸同种材料(单晶/多晶)同样额定功率的组件,如果标不一样的转化效率,是骗人的。这也是一个定律,绝无例外。原因很简单就不赘述了。
6. 组件最大功率点的工作电压和组件开路电压是0.8的常数关系,非常接近。这个关系在初步估算逆变器与系统结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和方便的。同时对于MPPT的算法设计也是有着重大的意义。
7. 对于目前的组件,系统并联在3个String以上,一定要有过流保险丝保护,很大数量的系统失火都是因为这个错误!这个是由maximum series fuse rating参数决定的。这段如果理解不清楚的请私信问我。
8. 浮灰或分布均匀的沙尘对于系统效率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基本都在5%以内,实际中几乎都在2%左右。
9. 没有太阳的阴天或毛毛雨天,系统输出功率非常微小,事实上组件的开路电压或工作电压依然非常高,甚至是满载!澳洲许多阴天室内更换逆变器的安装工人因此触电。请谨记,阴天,组件可能不输出功率,但是绝不代表它死了。这是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常识。
10. 东西朝向的系统如果组件数量是一样的是可以并联的,不存在严重的电压错位。基本上只要光照强度在50W/m^2以上,组件就可以工作,并且输出电压。这就解释了逆变器启动的早,但是真正输出功率却滞后一段时间。
这次先写这10点吧,其实还有太多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我会在日后不断更新列出。我当然希望这些都是大家早就知道并时刻被应用的常识,但是如果没有的话,我也很开心你能从10条中了解到忽略的那几条。行业的落后源于知识的闭塞,我也由衷的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讨论,多多贡献。
几百千瓦或兆瓦级的项目固然炫目诱人,可是他们也都是一块块几百瓦的组件堆砌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行业都必须遵循的这条古训,我希望也可以是推动光伏系统发展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