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追着太阳转
雷雨天都不怕,赶上天儿好有大太阳,“小蛮腰”周围的100组定日镜就像池塘里“喝”饱了水的荷叶,一个个更有精神头儿了。
“定日镜高10.5米,镜面是正方形,由八横八纵共六十四块小镜子组成,每组镜子面积为100平方米。”马广成说,为了尽可能多地吸收能量,技术人员专门研发了计算机程序,使得这些定日镜可像向日葵一样追着太阳转:在镜面自南向北倾斜的基础上,上午镜面向东,下午镜面朝西。发电时,100组镜面会同时把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塔上,800摄氏度的高温简直把塔里的集热器变成了一座火焰山。
可是,定日镜毕竟是由一块块小镜子组成,赶上大风、冰雹这样的极端天气,这些“荷叶”会不会打蔫?
“这一点你尽管放心,我们在研发过程中早就有打算。”马广成笑着说,当极端天气出现时,这些定日镜就会立即启动一套保险程序。如果现场刮起超过6级的大风,原本呈倾斜角度的定日镜就会改为水平状态,以减轻横风吹来时对镜面的负荷;赶上从天而降的冰雹,定日镜又会恢复成倾斜姿态,降低冰雹砸到镜面的几率,只要不是鸡蛋大小的超大冰雹,定日镜都可以轻松应对。
记者发现,定日镜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自然界的初步认可—在一组定日镜后面的钢结构支架上竟然有一个鸟窝。
改造荒漠化土地建成电站
一组定日镜占地100平方米,100组定日镜即使严丝合缝地凑在一起,也至少要占总计1万平方米土地。面对太阳能发电站建设面临的最大争议—大面积占用土地,总占地约300亩的八达岭电站也是未雨绸缪。
记者在定日镜场内看到,里面未被定日镜支架占据的土地上生长着繁茂的绿草,有些阳光充足的夹道里甚至还种着大葱。
“这片土地被占用为电站前,是荒漠化土地,不宜用来耕种;在这儿建设电站后,我们在原来土地表面铺了一层土壤,才使这里初步恢复了生态效应。”电站工作人员说,根据土壤改良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未来定日镜下的土地上还可以考虑种植一些喜阴的中药材,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应的“双丰收”。同时,四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就矗立在电站大门口,未来实现并网发电后,这里将成为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站。
“和传统火力发电约35%的能量转化率相比,目前第一代热电技术转化率为12%,预计2020年以前,接近火电转化率的第三代热电技术也将在基地里完成实验。”马广成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