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1月初美国光伏“双反”以来,22个月中,光伏产业经历了美国与欧盟的两次双反以及国内本土市场的快速扩容。中欧光伏价格承诺的施行,使得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前景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基本消除。在这些因素的深远影响下,未来数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已逐渐清晰。
最后一只靴子落地
自2011年11月初以来,我国光伏产业的市场端已出现了三次重大事件,分别是美国与欧盟的“双反”以及国内市场大规模启动。
“美国、欧盟及我国本土这三大市场占据全球市场总额约70%。”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说,“中欧光伏价格承诺的施行,是我国光伏产业市场环境变化中最后一只落地的靴子。至此,我国光伏产业再没有市场端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
“美国‘双反’立案之后,我国光伏产业就因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而悬在半空中,企业的长远布局因此难以明晰。”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说,“市场的确定本身就是行业发展的最大利好,只有稳定的市场才具备可预见性,行业发展也就有了发力点。”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王世江对记者道:“当下的情况是,美国对我国的电池片征收双反惩罚性税收,所以采用第三方电池片后,我国光伏组件仍在对美出口;欧盟市场价格承诺之下,我国光伏组件将更多追求高性能与优良的售后服务;国内本土市场则是通过大规模扩张有力弥补了欧美两大市场的损失。”
“这三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作为光伏组件核心器件的电池片环节受到的压力最为深重,美国市场已被迫拱手让人,欧盟市场更考验光电转换率与使用寿命等技术性能,国内本土市场的政策导向在追求高效电池片。”王世江说。
“强体瘦身”转型路
王勃华认为,认清此次“价格承诺”谈判对整个光伏产业的影响首先要对国内的光伏产业做出清醒的判断:一是我国能成为“光伏第一制造大国”,很大程度是劳动力成本、规模经济和局部技术领先三重优势叠加。二是我国光伏产业前些年成倍增长的粗放的扩张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
“我国与美国、欧盟的光伏争端,正是国内企业粗放扩张引发恶性价格战的结果。着眼整个产业的大格局,美国与欧盟这两大海外市场的遭遇虽不能动摇我国作为光伏产业大国的根基,但也说明加速‘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王勃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