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巨头折翼央企趁势反超
其实,早在去年光伏危机全面爆发之际,各界对由地方政府注资兜底、全盘接手的“国有化”救市路径就充满了争议。光伏行业曾经是民营制造业活力最充沛的领域,从赛维到尚德,民资都相继上演全线大溃退的一幕,无疑令人扼腕。有人断言,国进民退对于深陷泥潭的中国光伏业而言恐怕已是大势所趋;但没有想到这一进程并未由地方政府零散的“国有化”主导,竟然是由央企直接入局、通过挤出效应来促成行业“换血”。
这些“中央军”梯队里,对于传统光伏巨头威胁最大的无疑是电力央企。前几年,煤电倒挂形成的火电连年亏损、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阻滞核电扩容,加之水电长期“靠天吃饭”,使得这些主业为火电、核电、水电的央企纷纷抢滩新能源发电,弥补主业亏缺的同时扩大盈利增长点。由于显赫的央企背景,这些公司旗下新能源板块在上市融资、承接订单、人才引进、资产并购方面都是顺风顺水,短时间内就积累了与传统光伏巨头分庭抗礼的资本,只是当时的国内外市场份额基本被几大巨头所把持,“中央军”尚未在光伏领域站稳脚跟。
2009-2010年成为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的分水岭,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肆虐,而光伏业的衰退也已经初现端倪。中国政府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大部分流向了地方政府及央企为代表的国资手中,使得这些电力央企能够毫发无损地度过光伏业的衰退期。反之,大部分光伏企业从天堂跌入地狱,信贷断流、债台高筑,加之欧美轮番“双反”的冲击,市场份额急剧萎缩,昔日巨头风光不再。何况,电力央企大多早早布局产业下游,以电站建设运营见长,在如今下游发力的大环境下自然是风生水起;而传统的光伏企业仍大多集中在中上游的多晶硅及组件制造业,面对产业格局的嬗变尚有些水土不服。一方是养精蓄税、以逸待劳;一方已是虎落平阳、力不从心,面对行业复苏的曙光,“中央军”捷足先登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