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税率相对较低,但这也意味着每个月要增加40万到50万美元的反倾销税费成本,这三年单单反倾销税费就达1100多万美元。”李长杰告诉记者,为此,他做出两个决定:一是将墨西哥公司的市场目标转向墨西哥当地、欧洲和南美,同时墨西哥原计划的二期工程暂停,转向美国建厂;二是继续进行申诉,争取自己的权益。
根据美国的法律,反倾销裁定发布后满一年,美国商务部可以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进行年度行政复审,以重新确定反倾销税,而对于这一复审环节,很多中国企业并没有重视。
对此,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指出,面对国外反倾销,企业一定要积极应对,完全有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公平待遇。此外,由于不同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应诉也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打“当地牌”
金龙铜管最终成功“翻案”,除了企业自身过硬,能够较好地与美国当地律师、经济学家甚至下游客户合作应诉,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们组建的反倾销团队,主要由美国当地的律师和经济学家组成,当地律师更了解美国的法律程序,而当地的经济学家回答美国政府提出的问题,跟中国人回答,认同感是不一样的。”张旭辉告诉本报记者,下游客户的态度也可能会影响判决。
由于美国主要的空调制造商都是金龙铜管的客户,一些甚至由金龙铜管独家供货,一旦金龙铜管停止出口,很多企业可能因此被迫停产,即使用上美国当地的铜管产品,其高额的售价也会让美国的空调企业成本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初裁10.26%反倾销税后,金龙铜管就曾通知美国客户,称不合理的成本增长使其无法再向美出口,公司计划调整出口地区。随后,金龙在美国最大的客户、美国最大的空调生产商Goodman公司为了继续采购金龙的产品,甚至提出由他们来承担因反倾销产生的额外费用。
更让美国商务部没有想到的是,与金龙铜管有业务往来的美国空调生产商,联名向美国政府提交报告,反映反倾销的不合理性,同时还通过地方议会、媒体表达对这起反倾销案件的不满。
“事实上在反倾销税判决后,也的确有美国的空调企业搬出美国,我们让客户跟我们一起游说,美国政府也会进行利益权衡,看哪个行业安排的就业机会多。”张旭辉指出,当然,打“客户牌”的前提是,企业的产品在同行中有优势,不管是技术上、质量上还是成本上。
不过,对金龙铜管来说,目前还只能算阶段性的胜利,因为公司能够拿回的反倾销税,只是2010年10月22日到2011年10月这一年间的,而从上月起,公司已经开始为2011年11月后到2012年这一年的复审作准备,上一年度的胜诉无疑为此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