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效率≥17.4%
近日,这家位于徐霞客的故乡江阴市霞客镇的企业传来好消息,其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一种新型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一种新型多晶硅铸锭炉溢流保护装置》和《多晶硅铸锭炉多点测控系统》三个专利,可以看出该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2年以来,江苏中立的业绩也颇为丰硕,他们为近20家客户的50台(套)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熊永平介绍说,改造实际上是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和工艺革新。改造的投入要看热场使用寿命到期没有,如果原有热场使用寿命到期了,就不用很大的投入。
他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如果是热场使用寿命到期了(使用已经超过1.5年),客户只需要花一套热场的价格就能将原来的G5型铸锭炉升级到G6型高效铸锭炉,产能提升30%以上,单位能耗降低20%以上,而体现在电池片上的转换效率将达到17.4%以上。”
“850公斤的高效铸锭炉改造不但有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还有产能优势。比如,改造
后单台炉子产能增加30%,也就是说原来开10台,现在7台就够了。通过改造,将有效提升厂家的竞争力,进而在市场面赢得更好的优势地位。好的企业也将比一般性的企业更好地生存,这也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
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设备具有价格便宜与交货周期短等显著优势,极具竞争力。在熊永平看来:“在整合国外设备的技术基础上,结合国内专业人员的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国产设备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2年以前,在设备稳定性方面,国内外设备有一定差异,现在基本上没有问题,我们经过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