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晚报》报道,近日光伏产业“金太阳工程”夺过接力棒,再次将巨额骗补丑闻推上浪尖。审计署最新发布“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其中,8个金太阳工程项目违规使用资金2亿元,单笔最高金额近6000万元。不过,在“骗补门”索债、欧盟反倾销打击下,濒临险境的光伏产业在近期政府补贴新政利好下,又一次浴火重生。
A股市场几番起落,众多行业大浪淘沙,唯有一些躺在补贴高枕上的企业,或者依靠补贴扮靓业绩的一些股票成了股市“不死鸟”。
丑闻:金太阳工程光伏企业骗补
6月20日,审计署发布公告显示,在国家推行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补贴政策上,企业骗补现象严重。
审计署对2011年、2012年中央财政本级和转移支付给广东、安徽等18个省份的节能环保类“三款科目”资金(即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款级科目资金)进行审计,发现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占延伸审计资金额的2.6%。其中,8个金太阳工程项目违规使用资金2.07亿元,占总违规资金的12.8%。
已实施4年、国家补助资金达200多亿元的金太阳工程,长期以来饱受“骗补贴、拖工期、以次充好”的质疑。这一次,“金太阳”再度阴云密布。 8个违规使用资金的金太阳工程项目,包括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而这次自5月开始的清算行动,涉及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310个。到目前为止,财政部要求追回补贴的项目多达109个,涉及资金近百亿元。
这次清查行动也让整个业界为之震动。据悉,金太阳工程属于一次性补贴,以现金形式补贴给“项目投资者”一笔达项目总投资50%的资金。这50%的资金,在项目投建前一般就预支其中的70%,剩余30%在完工后支付。
“这样的补贴方式,给很多投资企业提供了骗补机会。他们实际建设的电站规模与申报规模不符,在建设上以次充好,甚至不去考虑以后并网发电是否可行。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当时行业内很少有人愿意投资收益率低的光伏电站项目,正是由于金太阳的出现,才让产业投资者对投资光伏电站兴趣高涨;也正是因为有了补贴,才让光伏产业捱过了“冬天”。
不过,这次清算并非意味着补贴结束。据了解,国家能源局已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工作会上,提出替代“金太阳工程”,将“提前现金补贴”改为“度电补贴”,新政有望在本月出台。与金太阳工程的初始投资补贴不同,度电补贴将以电价补贴的方式进行。这就意味着,企业如果不发电,将无法获得任何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