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初裁结果,虽然谈不上“致命”,却凸显了中国光伏业存在的危机。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外部围堵……内忧外患之中,这个让李克强总理都牵挂并为之奔走的产业,将何去何从?
深度整合期的国家力量
6月5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决定对涉案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尽管这一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但较之欧盟原定的47.6%的平均税率,欧方还是做出了让步。而促使欧盟作出让步的,是中国政府、相关行业协会及产业界与欧盟展开的各个层面的磋商与谈判。
中国政府在中欧光伏贸易争端案中给予中国企业强力支持。国家总理李克强在访问瑞士、德国期间连续几次坚决明确地对光伏贸易争端表态,最终,包括德国在内的18个欧盟成员国投票反对制裁中国光伏产业。就在欧委会发布初裁结果前夕,李总理还亲自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对欧盟从原定立场转变为6月5日的初裁结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家领导人的强力支持,给深处“寒冬”的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信心和力量。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将来可能会再次出现。
当前,我国光伏从业者近50万,总产值超300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份额70%以上,涵盖产业链的全部环节。中国光伏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十年间从起步到快速发展,再到高速发展,历经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多重考验,已牢牢掌握行业的全球话语权--从多晶硅制备到高效率晶硅电池的研发,我国光伏行业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备完整产业链的我国光伏行业生产出的光伏产品质量更高、成本更低;优秀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更是我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光伏行业的产能占到世界总产能的一半以上,8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的接受、消费者的认同,验证了中国光伏产品的高质量。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光伏行业涌现出了英利、天合、阿特斯等一批优秀的民族品牌。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规模等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面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强大竞争力,2011年以来,欧美先后发起“双反”调查,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打压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试图遏制中国光伏产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我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光伏对调整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并相继出台支持政策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鼓励企业“走出去”。
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光伏业处于高速发展之后的深度整合期,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与产能正在被淘汰,行业将最终走向成熟。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多鼓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推进光伏行业的整合与优化。而企业须一如既往地进行技术创新,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依靠广大光伏从业者的勤劳和智慧,做大、做强高端产业、战略产业,在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同时,主动寻求发展,积极探索未来,无论在何种贸易竞争中,懂得“实干兴邦”的中国企业都将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