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6月16日,上海的天闷热难耐,时近中午,气温飙升至33摄氏度。党纪虎的家在松江九亭颐景园,一幢红色小高层的底楼。此刻他正站在自家6楼的屋顶上,那里温度直逼40摄氏度,他一边用抹布擦着由10块光伏电板拼成的“发电站”,一边庆幸地说,“照今天这种太阳,发14~15度电应该没问题!”那些光伏电板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银亮的光芒。眼前望去,近3万平米的小区,那些闲置屋顶,仿佛都成了未开垦的“能源森林”。
今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被看作不再对个人光伏发电欲说还休,遮遮掩掩。几个月过去,和党纪虎一样,想将个人发电进行到底的光伏爱好者们,从申请到正式并网,他们的“小小发电站”也已陆续走上正轨。
在近来大热的畅销书《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写道: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经济公寓、街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的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地产以及工业区繁荣的话,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则会将每一个现存的大楼转变成一个两用的住所——住房和微型发电厂。
一个人的发电站,这是一次新兴能源的互联网式革命,心动过后,还将迎来什么?
4万元投资十七八年才能收回?
沿着狭长的梯子,记者爬至6楼屋顶,党纪虎家的楼顶有40多个平米,被两大块光伏电板占据后,所剩空间已经不多。“我装的是2.5千瓦容量,材料、人工、安装成本等加起来差不多花了4万元左右!”在他的微博上,记录着这个迷你电站每天的发电量,数据来源则是他安装在电脑中的一套监测软件,随时可以看到。但也并非“旱涝保收”,发电量多少,全看太阳的心情好坏,“我记得整个2月份,只有2天是晴天,很多时候一天都只发零点几度电!”尽管如此,从1月安装使用到5月13日,他的小电站也已兢兢业业地贡献了1000多度电。更叫党纪虎兴奋的是,3月中旬,他还收到过一张电力公司寄来的电费账单,不是让他缴钱,而是给他发钱——196元。这意味着,党纪虎将用不完的电上传,卖给了国家电网。
同样拿到卖电所得的,还有家住闵行的陈继霖。他的光伏发电站就装在自家别墅的楼顶,输出功率也是2.5千瓦,至今收获的账单是347元。“解决自家用电基本不成问题,但很多想尝鲜的人更关心的是,这些投下去的成本什么时候能收回?”陈继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就算现在是以一元钱一度电的价格卖给国家,日均发电10度,每月300度,算自己用掉一半还剩下150度,4万元的投资也要十七八年才收得回来,“这个时间实在有点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