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多数经济政策均是基于成本与价格的政策,以期改变产业或项目的成本效益关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能源之所以需要补贴政策,是因为市场价格尚无力覆盖生产成本,而政策的核心就是降低(或补贴)成本。
纵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大潮,新能源近几年可谓出尽“风头”,几年间快速发展与疯狂扩张,又在短时间迅速陨落,这着实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
时至今日,当大规模的扩张已尽,当海外市场明显遇冷,当重重问题亟待解决,人们在总结、反思过去几年“功”与“过”的同时,亦在期望国家出台更有效的补贴政策。而我们应该对新能源补贴政策进行哪些反思,又将如何减少行业的“成长烦恼”?就此话题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与统计信息处副处长张卫东。
基础不错
风电标杆电价有待调整
基于成本和价格的政策,往往关注的是在发展初期没有竞争力,但未来可能会对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某项产业或技术,只有基于这种假设时,国家才会制定相关价格政策,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或者补贴成本。
2009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906号),对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进行了完善。文件规定,全国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相应设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0.51元/千瓦时、0.54元/千瓦时、0.58元/千瓦时和0.61元/千瓦时。
“这是2004年火电标杆电价之后,国内第二个标杆电价。国内风电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该政策功不可没。”张卫东评述说。
然而即便是这个极大推动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遭遇到许多尴尬。比如由于缺乏统筹考虑,补贴资金征收不足(仅风电年度补贴需要300亿元);新建中东部风电项目建设条件复杂,投资大、风资源相对较差,但补贴额度却不大,企业建设积极性不高等。
张卫东说:“目前风电发电技术进步已进入瓶颈期,成本下降难度增大,近期无法实现平价上网,因此需要政府和用户持续补贴。但由于风电发展规模变大,需要补贴的金额随之增加,可以说全社会在为可再生能源埋单。”
因此在他看来,未来在政策制定中要考虑到具体实际情况,适时改变风电标杆电价的计算方法。“由于西部地区煤电标杆电价较中东部地区低,因此与风电标杆电价的差价也更大,这就意味着国家在风电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补贴了更多的资金(补贴资金=风电标杆电价-煤电标杆电价),相对而言,对风电资源相对不丰富的中东部地区的补贴却较少,这并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因此在他看来,未来可按照各地煤电标杆价格加上相同补贴电价的方法,重新确定风电标杆电价。如补贴0.18元/千瓦时,再加上各地煤电标杆电价,便为各地区风电标杆电价。
“对比来说,这样可实现在相同的补贴资金条件下发电量的最大化。”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