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双方调查”的严峻形势与银监会的严控下,常州金坛光伏龙头企业亿晶光电逆势获得银团29.8亿贷款。在其背后地方政府与金坛水利、金坛建设等地方融资平台的身影若隐若现。
6月21日,中欧双方初步商定将于北京研究解决包括光伏贸易争端问题。但“双反调查”的危机依然没有消除。如果这次协商失败,反倾销税将提高至47.6%,这对中国光伏产业是毁灭性的打击。
对光伏企业来说,雪上加霜的是日前银监会下发了《2013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要点》,要求大型银行严密关注光伏业的信用风险变化趋势,金融机构对光伏企业的贷款授信顿时变得十分谨慎。
尽管形势不乐观,但出人意料的是,在金坛水利等地方融资平台的担保下,亿晶光电依然逆势获得了2笔近30亿银行贷款授信。其中一笔银团贷款已签草案,另一笔中国进出口银行的8亿元授信已在协商放款事宜。
各大银行慷慨输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公开资料显示,亿晶光电2013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75.51%,流动负债占负债合计的81.94%,相对其2012年末的财务状况,情况依然十分严峻。
银行为何青睐一个面临重重危机债台高筑的企业?尽管亿晶光电董事长荀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获得贷款是因为“我自己的股票全部都质押了”。而不存在“由地方政府来背书”的问题。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真相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亿晶光电每一笔巨额贷款的背后隐藏了金坛水利、金坛建设等诸多地方融资平台环环相扣的担保利益链。
2012年巨亏6.88亿
“去年下半年是常州光伏企业停工最多的时候,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了。”常州一家光伏企业员工赵自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面积停工之时,包括汉能、中宏、江南电力等多家光伏企业都有拖欠工资现象。
6月中旬,异常冷清的金坛光伏产业园内,让人感到光伏产业似乎大势已去。时代周报记者从常州统计局拿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常州规模以上的光伏企业57家,去年一季度亏损的达23家,亏损企业占比仅次于水泥行业的50%。
即便如此,救市的声音仍不绝于耳。5月底,金坛市最大的光伏企业亿晶光电旗下子公司常州亿晶获得一笔由5家银行组成的银行团贷款,授信额度达到21.8亿元。
“银团贷授信额度将用于为公司现有债务进行再融资。”据当地一银行的内部人士透露,本案包括一笔2015年3月20日到期、由资产支持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0%;以及一笔作为营运资本的循环信贷,利率为指标利率的100%,期限将由动用日期决定。
除了这笔银团贷款,稍早前中国进出口银行亦为亿晶光电提供了8亿元授信。两笔贷款授信合计高达29.8亿元。
这在光伏鼎盛期并不足道,但在国内光伏巨头接连败北、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显得异常扎眼。
这两笔充满风险的贷款,亿晶光电是怎样拿到的?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亿晶光电会议室见到其董事长荀建华,他伸出手与记者握了握,又作转身离去状只抛下了一句:“公司没有一分钱新增风险贷款。”
荀建华的话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实情。日前举行的2012年股东大会上,亿晶光电指出,第一笔21.8亿元银团贷款事实上并非是新增贷款,而是对已有贷款额度不被缩减的调剂,和到期贷款的转贷而已。
荀建华声称,为保证获得这笔贷款,已将自己手中公司股票全部押上了。
不过,荀此举更多的是被迫无奈。因此获得授信前,摆在荀建华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将自己的股份“白送”给中小股东,或者抵押给银行。
整个事情要追溯到2011年,亿晶光电借壳海通集团上市之初,该公司以常州亿晶作为置入资产入股海通集团,并签署利润补偿协议。根据协议,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就置入资产的的盈利补偿事宜进行了承诺。
不料,利润补偿协议订立之后,光伏产业就遇到了拐点,用亿晶光电的材料表述是“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仅2012年亿晶光电就亏损6.88亿元,作为上市公司主要资产的常州亿晶亦无法实现预期盈利。而按协议,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须以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偿。
对荀建华来说,与其白白奉上手中股份,不如选择质押贷款再搏一次。起码,股份抵押给银行,荀还可以保留控制权。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说服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
股东大会上,亿晶光电请求股东们,“公司无法取得银行贷款支持并会因为缺乏流动资金而陷入瘫痪,把公司逼上绝路,广大股东的利益也将遭受彻底的伤害。”
“那些日子天天睡不着觉,做梦也是在念叨股东大会,就为这个事操着心。”该公司证券部员工告诉记者。
最终在多方压力之下,股东大会通过了新的利润补偿方案,荀建华顺利将股权转到银行作为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