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消息一出,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贸易战”以及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伤害”。而我们更想知道的却是,中国在对欧光伏产品出口中到底得到了什么?中国光伏产业真的因此而受到“伤害”了么?
【光伏产业“危机堰塞湖”--产能过剩】
光伏产业长期靠政府补贴推动和发展,产能过剩、缺乏规划、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堆积光伏产业“危机堰塞湖”。2011年,全球装机量的总需求是27GW,但全球的产能达到了60GW,而其中50GW在中国。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全球太阳能光伏总产能大于实际需求量1.5至2倍。2011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2012年增加到700万千瓦,去年新增装机为400万千瓦。意味着2013年提出1000万千瓦的目标,是去年新增装机规模的2.5倍。面对光伏产能已经过剩的现状,国家能源局仍然大幅度增加装机规模,让业界直呼看不懂。
【光伏产业“危机堰塞湖”--大量企业倒闭】
目前,中国多晶硅业9成企业倒闭。截止2009年我国已有350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倒闭歇业。截止2012年光伏企业降至112家。“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企业退出了光伏行业,即便如此,2012年我国建成的光伏组件产能达4500万千瓦,是2009年的700%。”
【光伏产业“危机堰塞湖”--产业园兴衰】
在光伏行业蒸蒸日上的日子里,政府主导建立了众多的“太阳城”和“光伏产业园”,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来更多的光伏企业和项目上马。以江苏为例,这个全国光伏第一大省自2008年开始,先后建设了常州、无锡、金坛、常熟、镇江、扬州、盐城、徐州、泰州、高邮、启东、苏州等光伏产业园。2011年光伏业寒冬,大量光伏工业园企业停产。广西光伏之都无中生有,领导视察工人表演上班;浙江开化四十家光伏企业七成停产,工业园上演空城计;锦州“光伏产业园”一片萧索,名字被“龙兴工业园”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