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近两年对中国多行业多品类产品展开“双反”调查,欧盟贸易委员卡洛-德-古赫特总是冲在第一线。
再傻的人也知道,欧盟对华产品设限,最终会导致两败俱伤,更不利于欧洲产业振兴和经济恢复。一旦爆发两方贸易战,损失更是难以计算。古赫特为什么屡屡针对中国?背后有何深层次考量?中国该如何与这位偏执的欧盟贸易委员周旋?
固执做派伤中欧贸易
“华为和中兴违反了该地区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规定,因此准备对这两家公司展开‘双反’调查,以便保护欧盟经济的一大战略领域。”这是继对中国原材料、光伏产业、航空碳税等之后,古赫特对中国贸易最新言论。
资料显示,古赫特曾位居比利时副首相,2010年2月起任职欧盟贸易委员会。作为该委员会委员,古赫特对于中国特别关照,态度强硬、偏执。
针对中国光伏领域的双反便是古赫特的代表作。2012年9月和2012年11月,欧盟分别对华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高达204亿美元,是有史以来中欧最大的贸易争端案。
光伏行业内一位大佬级人物去年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评价,“在对待中国光伏产业上,他有些偏执,一切从欧洲的利益出发。”
长期以来中欧企业在光伏领域处于上下游关系。中国产业的优势在电池组件及电池板生产环节,但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及生产技术大部分从欧盟等国进口,也因此为欧盟光伏发电安装等下游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但与此同时,近五年,中国光伏产业产量连续世界第一,且占据了欧洲一半左右的市场,这挤占了欧洲企业的生存空间,引起了欧盟警惕。
如此看来,古赫特的强硬和“不通情理”事出有因。至少,他要在产业政策上,打压作为潜在竞争对手的中国,抢占战略产业的制高点。
在光伏业“双反”调查中,他只维护提出申诉的德国企业SolarWorld的声音,而听不见其他企业的抗议声。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菲利普·;罗斯勒直言,对中国光伏行业“双反”是严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