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自贸区谈判
中瑞将达成自贸区谈判协定
李克强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和瑞士经过九轮谈判,将达成自贸区谈判的谅解备忘录,在不久的将来,瑞士的大量农产品、精密仪器和工业制成品将享受很低的甚至零关税。中瑞自贸区来之不易,自贸区的成果丰富,不仅涵盖传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定,还包括了环保、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和劳动保护的新协定。
李克强说,这将是中国和欧洲大陆国家谈成的第一个自贸区协定,也是中国和世界经济20强谈成的第一个自贸区协定。这个自贸区将降低交易成本,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李克强指出,中瑞自贸区不仅对两国有利,而且有助于发展中国和欧洲的经贸关系,并且有利于全球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分析
两国消费者将直接受益
冯仲平介绍,中瑞自贸谈判已基本接近尾声,此次总理访问是协定最终签署很重要的机会。瑞士虽然是小国,但分量很重,中瑞自贸协定的重要性不仅是促进两国的经贸合作,对欧洲其他国家也将是一个激励。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研究员李刚指出,与发达经济体进行自贸谈判,中方需作出更多努力,但从市场开放的角度看,这将使双方都受益。
李刚指出,瑞士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领头羊”,奶制品、精密仪器、金融产业等在全球都有较大影响,建设中瑞自贸区将使两国的产业链和老百姓受惠,享受某种程度上的贸易福利。“最直接的就是降税,两国将有90%-95%的产品降到零关税、低关税,中国消费者很喜欢瑞士的手表、咖啡、奶制品等,今后在国内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另外,瑞士的旅游、教育等服务业也将提供更多机会”,李刚提到,“瑞士则可在中国市场拓展优势产业,提高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