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讯,4月初,商务部表示,原定于4月5日公布的我国对欧美韩多晶硅“双方”的初裁结果被推迟至6月底公布。这个消息,对国内的多晶硅企业来说,似乎在意料之中,却也不能不说,令人失落。
经历了一年多的大面积停产、倒闭和下游企业洗牌重组的“大浪淘沙”之后,多晶硅价格的小幅回升和“双反”调查,为多晶硅厂商带来了一丝希望。据了解,国内几家规模企业近期都有复产的计划,重要的砝码,便是商务部的初裁。但是,初裁被推迟,也使一些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等待结果的这两个月,究竟作何选择。
对于多晶硅企业来说,似乎“双反”靴子一天不落地,企业就难以准确研判市场,而对于未来的美好幻想,就能够如画饼充饥一般,令已“饥肠辘辘”的行业企业犹存希望。但同时,也有人质疑:靴子一旦落地,未来是否真的就那么明朗可见?
价格压力不减
2012年,中国90%的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2013年4月,笔者了解到,国内目前在产的多晶硅企业不到5家。而2013年以来,多晶硅价格缓慢上涨,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多晶硅价格已由2012年12月底的11.5万元/吨上涨至2013年3月的14.26万元/吨,涨幅达到24%。
目前,国内多家多晶硅企业都计划于近期复产,其中也包括赛维LDK。但是,另有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多晶硅进口价格一路下行,进入2013年以来,多晶硅进口均价不到18美元/千克,较2012年下滑近三成。占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近40%的美国多晶硅价格仅为不到13美元/千克。
更为重要的是,推迟发布对进口多晶硅“双反”调查的初裁结果,也使年初以来持续攀升的多晶硅价格出现松动。太阳能报价机构PVinsights数据显示,已上行一段时间的多晶硅价格出现下滑,幅度为5%左右。中国推迟对进口多晶硅反倾销初裁后,市场供应量增加导致价格急剧下降。国内企业复产以后,仍将面临巨大价格压力。
“反制”还是转机
以我国多晶硅企业停产风潮之前的成本来看,多数小规模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于30美元/千克,而徐州中能、中硅高科等拥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多晶硅企业早已能够在成本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抗衡,且停产技改期间,企业均实现了更为深层次的降本增效。这无疑也是多晶硅价格回升之后,大规模企业计划复产的动因之一。
但是,行业人士表示,国外多晶硅实际成本也在20美元/千克~30美元/千克,但是出售给中国的产品价格却不到20美元/千克。“国外多晶硅的倾销导致国内多晶硅的价格依旧低于成本价。”所以,即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得很好,在倾销背景之下,“复产也只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