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公布的数据,德国未来5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放缓,但每年仍有稳定的安装需求,预计2016年德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39.7GW到52.7GW,而意大利2016年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23GW到30.8GW。而在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借助物美价廉的优势,在欧洲光伏市场上的占有率增加至约60%。
面对这样大的一个市场,以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企业自然不希望被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一份市场。“所以我认为欧美的双反带有非常强烈的政治色彩,因为能源问题永远是国家战略的问题,欧美在这方面显然不希望中国在清洁能源上占有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所以企业反对只是一方面,欧盟考虑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战略。”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中国企业应着力解决自身的问题
“对于欧美双反,中国光伏企业自身是有责任的。”这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一直以来的观点。
“许多国内的光伏企业或多或少都带有着地方政府补贴的色彩,这偏偏是欧盟最敏感的,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从我们自身出发,应该恰当地扶持中国光伏业,不能再授人以柄。”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一个月前,光伏“巨头”无锡尚德最终宣布破产重整,而江西赛维LDK本周二也宣布逾2400万美元到期债务违约,企业陷入了与尚德相似的危机中。
从欧美“双反”危机以来,地方政府的插足处处可见:从去年年初开始,新余乃至江西就开始不断向赛维“输血”。先是新余市政府向赛维等当地光伏企业提供2亿元人民币财政扶持;紧接着去年5月2日,江西省有关部门与赛维达成协议,前者将提供20亿元人民币以支持后者度过难关;去年7月,新余市政府又利用一笔“赛维LDK稳定发展基金”为赛维垫付了5亿元到期贷款。
孟宪淦认为:“此时新余政府要彻底解决赛维的危机已经很困难,也会给欧盟和美国以口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企业依靠市场化的手段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