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尚德,或许就是压垮光伏企业信用的“最后一根稻草”。截至2月底,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71亿元。针对中行对无锡尚德信贷担保情况,中行副行长王永利此前透露:“中行作为牵头行,对无锡尚德授信总额到去年末是30多亿元,到目前大概到22亿。”中行已把对无锡尚德贷款全部降级为不良贷款,而且提取50%以上的拨备。
“防火防盗防光伏”
“没什么好说的,今年我们的重点就是‘防火防盗防光伏’。”陆仁斩钉截铁地说,而类似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其他银行相关负责人那里反复听到。
中行行长李礼辉此前表示,中行今年将对光伏产业这类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贷款予以特别关注。如果整个光伏业形势进一步变化,中行可能会继续下调评级、增加拨备,但预计不会对中行2013年财务状况造成较大影响。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开行今年将限制对太阳能电池板等行业企业新增贷款,因其产能过剩可能令该行资产质量面临风险加大。
据了解,国开行一直是光伏业“最大授信者”。此前据媒体报道,截至2012年8月底,国开行对光伏业贷款余额达500多亿元。
一向讲究业务差异化、特色化的银行,在对光伏业问题上却表现出惊人一致。光伏业贷款风险真要集中爆发了吗?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2012年10月下旬,在银监会召开的第三季度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指出,“部分行业的信用风险已经开始暴露”,要求银行层层排查风险隐患,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风险加大清收、核销力度。当时,光伏业就赫然在列。2013年3月,在银监会警示的9大行业贷款风险中,再次明确光伏为限制类行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我国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大都集中在长三角、苏南地区,这与当地中小民营企业经营理念、地方政府盲目推进等有关。长三角、江浙民营中小企业家过于激进,才导致风险集中释放。”不过,对我国目前超过70万亿元的本外币贷款余额而言,即使光伏业贷款出现一定风险,也不会对我国银行业乃至我国经济造成很大冲击。
不少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业贷款风险集中释放既有必然也有偶然。一方面,不少银行在介入光伏业时,该行业经营状况尚可,多有地方政府担保和力荐,银行在贷款审核方面难免会“开绿灯”。另一方面,由于光伏业属新兴产业,江西赛维、无锡尚德等行业龙头忽然倒下让整个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让许多银行“措手不及”。
因此,尽管有部分银行称,将对光伏业贷款区别对待,对资质好的光伏企业仍会适当维持。但是,银行全面收紧光伏业贷款可能是大势所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