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则认为,光伏产业之所以遭遇“寒冬”,是由于内外交困所造成的。外因是“双反”直接影响出口。内因是:一方面国内市场启动滞后,光伏的组件成本又高,市场接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对产业来说,产能过剩,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是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不仅是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是个老大难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的强力介入,使得市场信号失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与决策的失误率往往也会提升,更容易误判形势。然而政府终究无法左右市场规律,一旦市场的惩罚来临,谁也拯救不了。
从个案分析,在史丹看来,规模扩张、银行发债、效益下降,是尚德破产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又该如何看待和反思尚德的命运呢?
鼓励分布式能源应用是关键
如何让光伏企业度过“寒冷期”?梁田认为,一方面,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资金加大对光伏企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应用环节的补贴力度,如鼓励分布式能源的使用。
据了解,中国有100多个城市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但九成以上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国内需求不足3%。
事实上,为了减轻市场的压力,一些光伏企业采取做下游电站的办法消化部分产品。对此,梁田表示,“这也是市场的一种选择,政府应该因势利导。”
梁田表示,从长远来看,石化能源最终会走到没有的那一天,光伏发电是未来的方向。
所以,梁田认为,政府应对行业保持清醒的判断,应有区别地对待光伏企业。他说,好的光伏企业特征很明显:一是市场占有率高;二是有自主品牌;三是有技术领先性。
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证券事务部经理徐畅表示,随着并网问题的逐步解决,中国光伏市场正在走入一个规模“应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