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光伏产业息息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商,太阳能浆料领域也发生了不小变化,愈演愈烈的知识产权纠纷、新品推出后的市场争夺、业绩遭遇滑铁卢后的企业战略调整、从未放弃的其他浆料供应商……
这个被高技术门槛圈出来的细分产业,总有些事儿让人不得不关注,一如它的高利润,总让人垂涎;而一两家独大的局面,也总有人想要打破。
专利的恩怨纠葛
2012年6月,杜邦公司向贺利氏(Heraeus)及其客户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德国SolarWorld集团美国子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涉嫌侵害杜邦公司近期发表的光伏电池技术正面电极金属浆料材料的专利。
七月,杜邦中国区总裁郑宪志在一次业内公开会议上呼吁业界,要以更强硬的立场反对光伏产业日渐加剧的知识产权剽窃与侵犯问题。早在2011年9月,杜邦公司就控告贺利氏专利侵权,而该案件仍在审理中。
由于牵扯到了敏感的“双反”始作俑者SolarWorld,杜邦公司的控告对贺利氏的影响比以往更大,他们的客户——大部分中国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对“双反”及SolarWorld持反感态度,这让他们需要在客户方展开销售与服务的同时,还需要做更多解释。迫于种种,贺利氏于去年八月展开反击,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称杜邦是在用法律手段威胁公司客户,并通过错误信息降低贺利氏产品的信誉。
同时,对于杜邦公司的指责,贺利氏指出杜邦早先在诉讼中指责贺利氏侵犯其编号为254和504的两项专利,在杜邦最近的一份关于贺利氏的专利侵权声明中却对这两项专利全然不提,这表明杜邦已经间接承认其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贺利氏窃取了杜邦的浆料专利。
如此高调的控告与对掐引发业内高度关注,而关于这两家公司其他方面的较量也随之浮出水面:产品、市场份额、技术实力、人才团队、销售都进入你争我夺的比较中。
“杜邦的产品价格昂贵,但是稳定,平均下来综合成本也就差不多,如今不论从声势、规模还是客户评价,杜邦略胜一筹,你只要想一想现在国内杜邦的比例以及人们对18A的期望值就知道了。”一位在一线光伏电池厂做工艺的技术人员这样说,此前他们公司曾用过一小段国产产品,但他表示如果工艺人员想操作省心,企业要电池效率,建议还是用杜邦或贺利氏。
细数两家企业历年正面接触电极系列产品,杜邦开发更新速度平均在每年一个系列,自2010年后进入高速更新阶段:2008年PV159,2009年PV173,2010年PVD1A、PVD2A、PV16A,2011年PV17A、17D、17F、17M。紧跟其后的是贺利氏SOL正银系列产品:2008年SOL952、SOL953,2009年3月-2010年9月CL80-9235H、CL80-9235HL、CL80-9235HM,2010年9月-2011年SOL9410、SOL9411、SOL9455。
进入2012年度,两方的新品进入新一轮的竞争。2012年5月,贺利氏发布其SOL9600系列前表面金属化浆料,称该产品在普通硅片和高方阻硅片的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接触电阻最大可降低35%),电池效率净提高0.3%。近日据贺利氏透露,其中SOL9610在一些大厂已经处于终试阶段,反馈良好。2013年,贺利氏计划推出两款新品,预计效率将在SOL9610A基础上提高0.2~0.3%。
2012年9月,杜邦微电路材料(MCM)正式对外宣布已经推出其下一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金属化浆料,称相比Solamet PV17x系列,“杜邦Solamet PV18x”系列光伏金属化浆料可为光伏制造商提供更高生产效率。而对于这款最新的PV18A,业界风声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