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试点,在我省也有。
楼顶整齐排列的27块太阳能电池板,使得江阴华士镇一栋联排小楼看起来与众不同。这里是居民赵刚的家,也是他自建的江阴首家家用式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这个容量5千瓦的“迷你电站”,从去年12月设计安装到今年1月份调试完毕,现在已经进入正常运行阶段。赵刚家的“迷你电站”发电量受天气影响,波动较大。在前段时间的雾霾天气中,每日发电量仅为3.2千瓦时,而天气较好时的峰值发电量则为20千瓦时左右。
据省电力公司介绍,以发电容量12k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为例,全套工程大概需要投资20万元。按照目前一个家庭每年电费开销3000元计算,电力自发自用收回成本也要10年以上,加上一些不可控因素,很难形成有效收益、持续发展。
“由于发电成本较高,光伏产业还处在‘引导扶植期’,需要多方面分担成本:一是依靠政府方面的补贴,二是银行或保险公司的长期介入,三是光伏企业自身的进步。”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如是说。以德国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为例,如今已简便到“填表安装”的地步,居民只需到规划部门填一张申请表,银行就会实地考察屋顶面积、光照条件等,以此确定贷款发放。随后,安装公司将会上门安装屋顶光伏电站。
据了解,德国之所以能“填表安装”,是因为德国在上网电价、补贴发放、质量保险等涉及光伏发电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配套。居民、银行、保险公司可以据此清晰算出投资风险与回报。而在我国,目前仅有针对特定资源开发的扶持政策,如对风电、大规模光伏发电的补贴,对分布式电源并没有界定清晰的补贴政策实施。对此,业内人士期待国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