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双反不是保护落后,而是要保证全球一流的原料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利润,在进口恶意倾销的情况下获得喘息机会。只有保持技术全球领先、产业规模优势明显,趁机调整结构,优化提升,才能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国内三五家企业,在全球多晶硅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自去年7月,接到国内四大多晶硅企业联名提出对美韩、欧多晶硅“双反”申请后,国家商务部已经对此案进行了正式受理与立案调查,但原本预定在2月20日宣布结果的初裁,因程序尚未走完,时间过于紧张而延后推迟。尽管初裁受阻,作为国内多晶硅产业的龙头企业,保利协鑫董事会主席朱共山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不会停止对美韩、欧多晶硅企业‘双反’调查。”
“目前多晶硅突击进口还非常严重,我们相信商务部会加快对美韩、欧进行多晶硅‘双反’的裁决,3月份会有结果。”朱共山说,“多晶硅‘双反’不是为了保护落后产能,而是要保护我国基础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内光伏产业原料的充足供应和市场价格的稳定,理顺国内光伏产业的市场秩序。”
“我相信,只要不是如此严重的倾销进口压制,给我们两年的时间,国内多晶硅产业就完全能够领跑世界,成为光伏及半导体原料供应的绝对主力。”朱共山说。
“国内多晶硅遭遇三方联动打压”
“当前,国内能源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呼声渐高,发展新能源成为其重要途径,相信未来新能源,尤其是光伏产业一定会不负众望,为改善社会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但作为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业,国内多晶硅产业正在经历着最为严重的,来自美韩、欧三方的联动打压。”
朱共山说:“太阳能行业发展至今,‘两头在外’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实事求是的讲,国内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两头’的制约,并且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尽管在光伏原材料这端,江苏中能已经尽力改变国内光伏产业依赖进口的局面,但情况并不乐观,仍需国家为产业发展搭建一个可以和国际多晶硅巨企抗衡、公平竞争的机会。”
世界多晶硅市场领域长期被美国的Hemlock、德国的瓦克等几大国际多晶硅寡头垄断,产品供应价格也始终被上述企业操纵。直到2008年,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的果断进入,这一局面才得以打破。江苏中能为代表的中国硅原料生产企业的出现,不仅迫使当时多晶硅进口价格急速下降,也使得国内“两头”在外的其中‘一头’逐渐得以改观。与此同时,江苏中能也一举凭借6.5万吨的产能坐上全球多晶硅行业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