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进入2013年以来,光伏产业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多晶硅的价格、组件的价格均有所回升,组件市场出现局部供应不足的局面,国内的一些企业开始复产、满产。虽然,离真正的复苏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但是,这些种种迹象都让人感到一丝的安慰、欣喜,也让从业者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然而,某地要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产业的新闻此起彼伏,这些规划、新闻却让人稍微放松的神经不禁又紧绷了起来,也为产业的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几年我国光伏产业之所以陷入如此困难的局面: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企业利润急剧降低直至出现大幅度的亏损、企业经营困难(裁员、关停)等,其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双反”,而欧盟的“双反”跟进则是直接因素。然而,其背后真正的、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我国光伏产业的畸形发展:国内应用市场需求不足,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组件等产能严重过剩。
造成这种发展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产业参与者角色责任履行不到位、不清晰则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光伏产业的参与者主要有三:政府、企业与媒体。三者在光伏产业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责任是不一样的,相辅相成的。首先,政府是光伏产业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守护者,是市场的监管者。其主要责任是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营造适合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这些产业政策至少应该包括:市场进出机制;合适的补贴政策;严格的质量标准;可持续的金融政策;等等。其次,企业是产业的主体,是产业组成部分。其角色是市场参与者,主要责任是积极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是在既定的游戏规则内开展竞争,获取利润的最大化。第三,媒体是产业信息的传播者。其角色是服务者,其主要责任是传播真实的、有效的信息,营造公证、客观的舆论及市场氛围。
如果三个主体都能完全履行自己的责任、恪尽职守,则会产生一个具有良好秩序、充分竞争的市场,光伏产业也会沿着自身产业发展规律发展。然而,现实却是我国光伏产业一直身处这样的发展环境:市场进出机制、相关标准缺失,金融政策缺乏,一些地方政府有意无意成为企业盲目扩大产能的幕后推手;落后产能大量进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某些媒体片面的追求热点,好的光景使劲往天堂吹捧,差的光景则往地狱踩。三个主体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荡然无存,产业环境恶劣,这也是我国光伏产业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
庆幸的是政府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正制定光伏产业市场准入标准、光伏补贴政策等。这些都是政府履行自己责任,创造规范市场的开始,也是光伏产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
政府已经开始归位,企业、媒体是不是也该开始了呢?
(作者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