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企业受制长期合同
当前在业内普遍存在一种观点是,多晶硅“双反”仅对行业上游企业有益,损害行业下游企业的利益。国内一旦对进口多晶硅课征50%的关税,就意味着多晶硅价格上涨至20-24美元/公斤之间,光伏产业下游的企业产品制造成本就将每瓦上升0.50美元至约0.65美元。
但事实上,这几年,国内光伏组件企业与海外签订的长单才是国内企业无法摆脱的痛苦。
源于几年前国内光伏行业的野蛮生长,企业之间为了拼规模、上产量,争相采购多晶硅原料,很多公司当时以40美元-50美元/公斤的价格与海外原料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这些合同少则几年,长则十多年。
自2008年起,多晶硅价格一路下滑,现在国内多晶硅价格已经降到17美元-18美元/公斤。在此情况下,国内光伏组件企业仍然需要继续按照约定的高价履行海外长单协议,如果单方毁约,也要面临支付大笔违约金的风险。相关统计预测,未来10年,中国光伏企业背负的海外长单总额仍高达200美元-300亿美元。
吕锦标说:“多晶硅‘双反’看起来是对上游行业有利,提高了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但从2012年国内交易来看,30%左右是价格在40美金-60美金/公斤的长单,70%是按照16美金-20美元/公斤现货价格出,平均交易价格约在26美元/公斤。而2013年,国内通过“双反”的影响,一些订单将归到短期上来,硅料价格可以维持在25美金/公斤以下,从长期来看,对国内光伏行业发展都是一个利好。”吕锦标强调,国外在大量出口国内多晶硅之后,却封闭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这本身就很不公平,发起多晶硅“双反”是一件值得国人振奋的事情。
据了解,此次国内提出“双反”申请的四家多晶硅企期望在最终的裁决中,商务部能对以上美、韩、欧三个区域多晶硅厂商裁定征收40%-50%的惩罚性关税。即使最终税率定在20%-30%左右的低水平,国内厂商亦有望维持不赔不赚的保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