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1月18日,超日太阳公告预亏9-11亿元人民币面临退市可能;24日分别公告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信息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1超日债”面临更大风险。超日太阳老板倪开禄日子之难可以想象,但超日太阳股票投资者损失之重却难以想象,这笔账该算到谁的身上?证监会郭树清主席上任以来,严肃资本市场纪律,力求给投资者一个公平世界。超日太阳的资本故事值得深思。
笔者以为,中国光伏产业从2004年到2011年初的高速发展应当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之前属理性发展,其产能与全球市场需求相吻合。2008年以后属非理性发展,中国盲目扩大的产能严重大于全球市场需求,合理这一供求还需一两年时间。基于此,2008年之后上市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生存艰难是早已注定的。笔者对超日太阳的资本故事有三个思考。
1、批准超日太阳上市是错的
一定会有人问:凭什么不让它上市?因为,超日太阳的上市时间是2010年11月,当时全球光伏组件产能的增长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并最终形成2011年产能60多GW,需求只有27.5GW的结果。在这个背景下批准任何一家光伏组件企业上市融资、扩大产能一定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从批准超日太阳上市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今日的悲剧,注定了超日太阳投资者的悲剧。可“发审委”能够不让超日太阳上市吗?很难。首先,那时的“发审委”未必能够看懂光伏产业的本质和当时的畸形发展,当它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于是在中介机构的推波助澜之下,在超日太阳不惜用采用各种手段的配合之下,企业走上了注定会有今日结果的上市之路。
2、超日太阳上市后的加速融资是错上加错
事实证明,导致超日太阳今日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上市后的疯狂融资。能够控制它的融资吗?很难!首先,这种强烈的冲动是企业内生的。一方面,2010年底全球光伏市场还在最后的疯狂之中,市场的平均毛利率还有30%以上,人的趋利冲动是别人拦不住的。另一方面,国人一贯追求规模的思维习惯也是超日太阳难以脱俗的。更何况当时业内最流行的说法是“Swanson定律”——规模每扩大一倍,成本下降20%。特别是后期融资,超日太阳已经骑在老虎背上身不由己了。其次,中介和金融机构的不负责任是重要的外在因素。先说“11超日债”的承销和评级都是著名机构,给出的评级结果是AA级,可是该债券发行半年多企业业绩就发生惊天逆转,中介机构的出发点值得怀疑。再说给超日太阳提供融资的信托公司,开始是利益追求者,后来又是受害者,一切缘于缺少对光伏产业的深度研究。就是在这些资金、资本市场的助推下,超日太阳和它的投资者加速走到了今天。